香港電台繼在2021年,下架上載YouTube等平台的多年來節目,只保留最近一年的節目後,再有動作。港台10月初起,不再向第三方平台上載節目,並要求教育大學圖書館的港台電視節目下架。港台回應本報查詢時,並未正面回應有無要求其它機構,將所有港台電視節目從圖書館下架。本報向其它院校查詢,當中中文大學並未直接回應,浸會大學提及授權協議終止,其它院校到16日晚截稿前並未回覆。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雖然稱無收到港台的下架要求,但其館藏中的港台節目並非齊全。

教育大學10日發告示,稱香港電台要求校方將所有港台電視節目從圖書館下架,當中包括教育電視節目、VCD和DVD。所有相關節目需於今年11月5日前全部下架。

日後用舊節目要先申請

本報就港台的節目授權安排,分別在10月10日及14日向港台查詢。

本報在10日向港台查證有無要求教育大學圖書館將港台電視節目下架,並有無要求其它機構,例如其它學校、公共或私人圖書館,將所有港台電視節目從圖書館下架;及提出要求的原因為何。港台並無直接回應,回覆稱會定期檢視與不同機構的節目版權授權安排,以確保符合相關政策。若有團體擬將港台節目用於教學或其它特定用途,可向港台提交申請,港台會按既定程序處理。

無提供版權豁免 院校圖書館港台節目下架

港台之後回覆網媒「集誌社」查詢,稱現時沒有為任何機構提供版權豁免。本報在14日進一步查詢,何時決定改變多年來予圖書館使用節目的授權協議,原因為何;新的安排會否令公眾接觸節目更為不便;港台處理團體申請時,會考慮甚麼因素。港台的回覆並無正面回應,稱可參閱其10日的回覆,並指「港台會繼續檢視節目授權策略,積極向外推介港台節目,擴大傳播覆蓋範圍和提升影響力」。

本報上周向教育大學查詢,相關要求是否合理、港台有無提供理由、日後使用港台節目要向港台申請會否造成不便,到截稿前並未獲回覆。

浸大:授權協議終止須移除 中大:不評論

本報上周亦向其它7間教資會資助的大學查詢,圖書館的港台節目有無被港台要求下架,會造成甚麼影響等,當中中文大學回覆,不會對圖書館個別館藏相關事宜作出評論。

另一方面,浸大回覆其圖書館館藏的部份資料,由版權持有者授權提供。當授權協議終止,浸大須按協議將受影響資料從館藏中移除。就本報查詢,浸大建議「向相關版權持有者了解」。

至截稿前,本報仍沒有收到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嶺南大學、都會大學的回覆。

浸大、港大圖書館港台節目消失

本報15日翻查浸大圖書館網站,以「香港電台」為關鍵字搜尋時,僅有26筆紀錄,是港台節目的紀錄更少,而且非常零星及不完整。例如目錄中顯示有2006年香港電台電視部與懲教署聯合製作的《鐵窗邊緣》,仍然可供借閱,但未有其它年份製作的《鐵窗邊緣》。

本報15日翻查浸大圖書館網站,以「香港電台」為關鍵字搜尋時。目錄中顯示有2006年香港電台電視部與懲教署聯合製作的《鐵窗邊緣》,仍然可供借閱,但未有其它年份製作的《鐵窗邊緣》。(浸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本報15日翻查浸大圖書館網站,以「香港電台」為關鍵字搜尋時。目錄中顯示有2006年香港電台電視部與懲教署聯合製作的《鐵窗邊緣》,仍然可供借閱,但未有其它年份製作的《鐵窗邊緣》。(浸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其它節目如《星期六問責》、《鏗鏘集》部份集數,雖然仍然在目錄中顯示標題,但是點擊後出現英文字眼「Record cannot be displayed. This record may be restricted to signed-in or on-campus users only. Please sign in or access from campus network.」(無法顯示記錄。此記錄可能僅限於已登入或校園內的使用者。請登入或從校園網存取。)

其它節目如《星期六問責》、《鏗鏘集》部份集數,雖然在目錄中有顯示標題。(浸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其它節目如《星期六問責》、《鏗鏘集》部份集數,雖然在目錄中有顯示標題。(浸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節目點擊後出現英文字眼「Record cannot be displayed. This record may be restricted to signed-in or on-campus users only. Please sign in or access from campus network.」。(浸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節目點擊後出現英文字眼「Record cannot be displayed. This record may be restricted to signed-in or on-campus users only. Please sign in or access from campus network.」。(浸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相比浸大,在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搜尋香港電台的視聽資料,項目更多。

本報15日在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以「香港電台」為關鍵字搜尋視聽資料時,搜尋到15,678 檢索結果。當中更包括歷年的《頭條新聞》、《鏗鏘集》「7.21誰主真相」、邀請反共作家倪匡作嘉賓的2019年節目《時代的記錄——鏗鏘說》等。上述節目均顯示,中大師生可在登入系統後查閱。

本報15日在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以「香港電台」為關鍵字搜尋視聽資料時,搜尋到15,678 檢索結果。當中更包括歷年的《頭條新聞》。(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截圖)
本報15日在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以「香港電台」為關鍵字搜尋視聽資料時,搜尋到15,678 檢索結果。當中更包括歷年的《頭條新聞》。(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截圖)

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仍可以找到《鏗鏘集》「7.21誰主真相」。(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截圖)
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仍可以找到《鏗鏘集》「7.21誰主真相」。(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截圖)

倪匡作嘉賓的2019年節目《時代的記錄——鏗鏘說》。(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截圖)
倪匡作嘉賓的2019年節目《時代的記錄——鏗鏘說》。(中文大學圖書館網頁截圖)

港大收藏傳媒機構作品下架

翻查網頁存檔網站「Wayback Machine」,港大圖書館數碼典藏的網站到今年8月,仍然顯示有香港電台在內的香港各傳媒機構的節目可供查閱。

但本報15日翻查時,卻發現網頁版面已經移除傳媒機構的超連結。

本報進一步利用「Wayback Machine」翻查港大圖書館數碼典藏的網站中,舊日的港台頁面,發現當中有多個在政府整頓港台後消失的節目,例如《頭條新聞》、《城市論壇》。

翻查網頁存檔網站「Wayback Machine」,港大圖書館數碼典藏的網站到今年8月,仍然顯示有香港電台在內的香港各傳媒機構的節目可供查閱。(港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翻查網頁存檔網站「Wayback Machine」,港大圖書館數碼典藏的網站到今年8月,仍然顯示有香港電台在內的香港各傳媒機構的節目可供查閱。(港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本報15日翻查時,卻發現網頁版面已經移除傳媒機構的超連結。(港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本報15日翻查時,卻發現網頁版面已經移除傳媒機構的超連結。(港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以「Wayback Machine」翻查港大圖書館數碼典藏的網站中,舊日的港台頁面,發現當中有多個在政府整頓港台後消失的節目,例如《頭條新聞》、《城市論壇》。(港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以「Wayback Machine」翻查港大圖書館數碼典藏的網站中,舊日的港台頁面,發現當中有多個在政府整頓港台後消失的節目,例如《頭條新聞》、《城市論壇》。(港大圖書館網站截圖)

港台未有要求公共圖書館下架 唯節目不齊全

另一方面,本報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查詢,署方回應,轄下香港公共圖書館未有收到香港電台要求將其節目從圖書館下架。

不過,本報查閱香港公共圖書館目錄,館方亦疑未保留完整的港台節目。以《鏗鏘集》在2020年播出的「7.21誰主真相」為例,本報用相關的關鍵字,未能搜尋到。如果搜尋「鏗鏘集」,最新能查閱的只有至2013年的節目。如果以「香港電台」搜尋,2020年的紀錄只有11筆,並無《鏗鏘集》。

「開版權砲」清洗網民備份節目

回顧港台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歷年來除了由空降政務官擔任廣播處長,建立審查節目機制、撤換節目主持人及員工,更逐步清洗在公共空間的節目存檔。

港台在2021年,下令刪除上載YouTube及Facebook等平台「出街」逾一年的影片。不過當時有網民將部份影片備份,重新上傳,多年來一直能觀看。

但是在本月,有民間人士備份港台節目的YouTube頻道遭港台投訴「侵權」,最終頻道被YouTube終止。據上載片段的網民在LIHKG論壇(連登)稱,涉及的影片包括示威現場直播、2019年9月播出、關於「831」事件的一集《視點31》、邀請反共作家倪匡作嘉賓的《時代的記錄——鏗鏘說》、《鏗鏘集》「7.21誰主真相」的英文版。

另外,港台確認,自2025年10月初起,不再向第三方平台上載節目,並解釋為「集中節目重溫流量於官方線上串流平台,提升線上節目內容管理,保障港台節目版權權益」。港台聲稱有關安排完全不影響市民重溫的節目,市民可繼續透過港台網站或港台手機流動程式,隨時重溫電台及電視的節目。

楊穎宇:「舊香港」節目或令「新香港」尷尬

網上專頁「教育刺針」先公開港台要求教育大學圖書館下架節目的消息。主理該專頁的考評局前評核發展部經理、歷史學者楊穎宇表示,香港電台是公帑經營的媒體,節目屬於公眾資產,應該向全港開放,方便市民甚至香港以外的使用者。他並指,做香港研究的學者經常會參考和引用港台節目。

他質疑,如果觀看港台舊節目前必須向港台提交申請,不方便之餘亦相當不合理。對於本身存放在圖書館內的港台節目要下架,他比喻這等於本身存在在圖書館內的書籍全部下架,「讀者若要使用,要逐一聯絡出版社才可閱讀。若如此,圖書館的存在還有甚麼意義?」

楊穎宇說,港台此舉的政治動機相當明顯,目的是要將「舊香港」製作的、可能會令「新香港」尷尬的港台節目下架。港台現時亦拾中共牙慧、製作《抗戰》等「偉光正」節目。

不過他分析,港台此舉對教育界不會造成甚麼影響,指教育界經過這幾年「刮骨療毒」後,已學懂只會引用偏頗的、政治正確的資料,連外國報章也絕少引用。

吳志森:港台消滅歷史、不符官方的論述

資深傳媒人、前港台節目主持人的吳志森,在其網上節目形容,港台此舉是想消滅歷史,令他想起《1984》(描寫極權社會的小說)。

他認為,港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過往節目免費予香港的大學圖書館存檔,作為教學用途,例如《鏗鏘集》緊扣香港的時事、歷史,尤其在2019年抗爭的經過,亦有1989年「六四」後拍攝的「悲哀的香港人」等,現時在公眾平台已經看不到。

吳指出,港台將歷年的節目「全面大清洗」,令其從港人視野中消失,尤其2019年前批評港府的聲音。他並稱,《鏗鏘集》不止一次揭露「7.21」事件的真相,但是現時官方論述是「黑衣白衣人對峙、互相攻擊、立法會議員林卓廷挑釁白衣人」,節目並不符合官方論述,「過往不符合官方論述的、同官方論述有矛盾的、揭出殘酷、醜陋真相的,不給你再看。《頭條新聞》,你諷刺我(政府),不給你再看」。

他慨嘆,當局掌握法律、教育等資源,即使這一代人仍然努力傳承「六四」、2019年抗爭的真相,或會引來下一代的反駁。即使民間備份港台節目,作用亦有限。@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