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路德會(The Lutheran Church Missouri Synod,LCMS)與負責營運香港國際學校(HKIS)的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Association Limited(HKISAL)之間的爭議持續發酵。LCMS上月入稟高等法院,指控HKISAL收取過高學費、累積巨額財政儲備及從事投機性投資,違反雙方營運協議,並要求索償約175萬美元(約1365萬港元)。
根據入稟狀,LCMS指HKIS學費每年逾31萬元,遠超香港家庭入息中位數(2024年為每月20,500元),令學校無法對所有兒童開放,違背路德會慈善辦學理念。入稟狀亦指出,HKISAL將學校視為生意營運,從事私募股權投資,並累積逾28億元淨資產,等於或超過學校47個月營運成本,超出教育局建議儲備水平10倍。此外,LCMS批評學校宗教課程不符合路德會價值,例如「靈性探索」課程包括冥想、瑜伽及森林浴,學校亦允許非基督教活動如慶祝猶太教光明節及印度教排燈節。LCMS要求HKISAL調整學費至收支平衡水平、確保宗教教育符合聖經準則,並禁止違規人事任命。若未能於2028年6月前改善,LCMS將收回淺水灣及大潭校址,成立新學校「Hong Kong Pacific School」。
LCMS引述土地註冊處資料,指HKISAL在校外擁有3幢物業,包括淺水灣及赤柱公寓,以及大嶼山度假設施,總估值逾6.5億元。LCMS稱這些物業為「無限制租約」,可轉售或抵押,並指HKISAL於2021年抵押淺水灣公寓獲7.2億元融資,並以每月9.6萬元出租該公寓。LCMS駁斥HKISAL早前向家長發信稱學校物業「不能變賣或變現」,認為此說法誤導及不誠實。LCMS又指,儘管HKISAL聲稱財政儲備僅夠半年營運,但過去5年累積近80億元盈餘,包括投資於開曼群島私募基金。LCMS表示對訴訟有信心,促HKISAL展開和談,並強調無意獲取經濟賠償,僅求履行協議。
HKISAL昨日晚上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強烈譴責LCMS「抹黑及發布虛假資訊」,並保留法律追究權利。HKISAL表示,上述3幢物業僅佔整體資產一小部份,其中淺水灣及赤柱公寓用作教職員住宿,目前由教職員及家屬使用,當中3個單位出租以確保最佳利用。大嶼山物業則為1970年代傳教士捐贈的「爛頭營」,目前無法居住、無路可達,由中文大學用於保育研究及供HKIS學生野外考察。
HKISAL重申,所有盈餘投入學校計劃,如重建大潭校舍及啟用體育中心(Dragon Center for Activities & Athletics),以提升學生福祉。HKISAL稱未收到LCMS會面邀請,但歡迎對話,並指多年來持續商討,期望和睦解決。HKISAL強調,學校將如常運作,不受影響。
據悉,HKISAL於美國路德會入稟後曾召開家長會說明情況,有家長表達對學校運作及子女學業的擔憂。司法機構網頁暫未顯示聆訊日期。
案件編號:HCA1708/2025 @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