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是否應該有權對其細胞進行改造,從而成為生物學意義上的母親?女性過了生育年齡,如果自身的卵子失效,她們是否也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更進一步,我們是否有權採取一切手段以實現生育願望,甚至獲得理想的孩子?

這些問題已不再是科幻小說的題材。研究人員最近宣布,他們已通過基因改造將人類皮膚細胞轉化為卵子,包括男性的皮膚細胞(此技術旨在最終實現同性伴侶雙方都能與子女擁有血緣關係)。隨後,經過更多的基因改造,這些卵子通過體外受精形成胚胎。最終,生物技術人員監測胚胎發育,直至實驗終止,胚胎隨即被銷毀。

目前尚未通過該技術實現妊娠,但這並不能讓人感到寬慰。研究人員計劃繼續實驗,我毫不懷疑,當他們克服剩餘的技術難題後,有人會利用「皮膚細胞」胚胎實現妊娠。畢竟,在這個領域,除了自我約束(而目前這種約束幾乎不存在)之外,還有甚麼能阻止他們呢?

用皮膚細胞培育卵子只是生殖領域日益混亂的最新例證,這種現象正在改變我們的文化。通過體外受精(IVF)培育出的胚胎,已經接受植入前基因診斷(PGD)的篩選,以決定一批胚胎中哪些適合植入,無論是出於健康原因、性別選擇還是膚淺的外觀需求,而那些「不合格」的胚胎要麼被冷凍保存以備未來使用,要麼被當作醫療廢物丟棄,或被捐贈用於科研。

與此同時,在中國,通過CRISPR(基因編輯工具)技術進行基因編輯的「設計嬰兒」已經誕生,這標誌著社會正邁向新型優生制度,而所有人生而平等的價值觀受到基因操控的威脅。CRISPR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技術,因為它能按需改變任何生物體或細胞。如果在精子、卵子或早期胚胎上進行操作,那麼這些改變會遺傳給後代。

科技人員甚至學會了操控卵子和精子,使胚胎擁有三位生物學上的父母。此舉表面上是為預防線粒體疾病的遺傳,但這項技術也可以被用來實現新型多配偶家庭的組建,在這種家庭中,每個配偶都與孩子有血緣關係。

人類的無性繁殖也已實現——無需精子——通過體細胞核移植(SCNT)的克隆技術,這正是克隆羊多利所採用的技術。如果克隆胚胎被植入子宮,那麼出生的嬰兒將與提供DNA的人是一卵雙胞胎。換句話說,克隆更像是複製,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生殖。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發展?在涉及嬰兒時,所有倫理界限正被逐漸打破,生殖技術人員操控新生命的創造過程,以滿足父母的任何願望,無論這些願望多麼極端或具有社會破壞性。更糟糕的是,這些選擇往往忽視了對所生子女可能造成的有害生物學和社會影響。

事實上,兒童權利活動家、「他們先於我們」(Them Before Us)組織的主席凱蒂‧福斯特(Katy Faust)認為,實驗室中的生殖遠非無害。她告訴我,此類干預措施對兒童造成的潛在危害包括「侵犯他們擁有父母的權利、生命權(因不合格而被丟棄的胚胎)、出生自由且不被商品化的權利,以及不被買賣的權利」。

其次,想想實施這些技術所需付出的努力和費用吧。試管嬰兒(IVF)已花費數萬美元,包括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而患者通常需要兩到三個周期才能成功受孕。現在,再加上CRISPR基因編輯、用皮膚細胞培育卵子或打造三親家庭的潛在費用,以及日益普及的代孕母親——在行業術語中被非人性化地稱為「妊娠載體」——這些技術使得我們「美麗新世界」(英國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創作的反烏托邦小說)的潛在花費簡直高得離譜。

誰來買單?現行法律往往要求醫療保險和政府福利承擔部份費用。隨著生殖技術進一步向製造業發展,以及結果平等的「公平」原則在我們的文化規範中根深蒂固,很難相信這一趨勢不會持續下去。

我們正進入一個可以定製嬰兒的時代,就像定製皮沙發一樣,還有質量控制和退貨權。在我們構建的生殖商品化的瘋狂世界中,在實驗室精心製造出來的嬰兒,在許多司法管轄區內,如果父母改變心意或產前檢測顯示嬰兒存在「缺陷」,甚至可能在孕期九個月內被終止妊娠。

如何在實現CRISPR等前沿基因編輯技術(該技術近期曾用於拯救一名嬰兒的生命)的潛在益處的同時,避免其巨大的反烏托邦風險?除非我們鼓起勇氣去執行道德準則,否則幾乎無計可施。

毫無疑問,這個領域亟需嚴格監管。但每當有人提出哪怕是溫和的管制措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龐大「生育產業集團」便會立即行動——他們一貫抵制監管、維護現行的自由放任制度。利用這些技術孕育孩子的父母,會湧入立法機關大廳,情緒激動地要求立法者放鬆限制。這種策略屢試不爽。

我們陷入困境的深層原因在於:當社會中最強大的力量淪為情感與個人主觀意志的宣洩時,政府本該建立合理邊界的職能,也迅速變質為確保人們滿足「我想要」的無限慾望。

遺憾的是,正如浮士德提醒我們的,未來科技孕育的孩子們,終將承受這場風暴的惡果。#

作者簡介:屢獲殊榮的作家Wesley J. Smith是《人性化》播客(Humanize.today)的主持人、探索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人類例外主義中心(Center on Human Exceptionalism)主席,同時擔任病人權益委員會(Patients Rights Council)顧問。其最新著作是《死亡文化:傷害性醫療的時代》(Culture of Death: The Age of ‘Do Harm’ Medicine.)。

原文:Radical Reproduction Turns Children Into Product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