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環保團體綠色力量公布最新蝴蝶普查結果,在本地6個蝴蝶熱點合共記錄184種蝴蝶,佔全港蝴蝶物種的七成,其中包括58種「非常罕見」和「罕見」蝴蝶。雖然鹿頸錄得最多物種並創下記錄,但多個地點面臨生境破壞問題。
普查顯示,錄得最多蝴蝶物種的地點頭三位依次為北區鹿頸(154種)、東涌䃟頭(135種)及屯門龍鼓灘(128種)。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總經理單家驊指,鹿頸錄得的蝴蝶物種連續3年錄得升幅,亦創下自2008年調查開展以來,單一地點的最多蝴蝶物種記錄。
| 蝴蝶熱點 | 蝴蝶物種數量 | 珍稀蝴蝶數量(非常罕見/罕見) |
|---|---|---|
| 北區鹿頸 | 154 | 37(15/22) |
| 大嶼山䃟頭 | 135 | 23(11/16) |
| 屯門龍鼓灘 | 128 | 26(10/16) |
| 大嶼山水口/塘福 | 121 | 24(10/14) |
| 大嶼山深屈/沙螺灣/䃟石灣 | 121 | 21(9/12) |
| 大嶼山梅窩 | 112 | 17(6/11) |
| 總數(不含重覆物種) | 184 | 58(23/35) |
單家驊說明,鹿頸位處香港東北面,鄰近沙頭角,由於位置偏遠,多年來未有大型發展,生態環境保留天然狀態。當地生境多元化,有淡水濕地、鹹淡水濕地、沼澤環境、紅樹林、荒田及風水林,有利不同蝴蝶繁衍。政府於2004年將鹿頸定為「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
然而,今年5月有傳媒揭露該地部分濕地遭非法傾倒建築廢料,面積達一公頃,過去亦不時發生類似情況,反映現行監管措施未能有效保護生態。
單家驊建議,政府應將「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的範圍擴展至附近其它重要生境,並盡快在鹿頸推展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計劃,以保護該地珍貴生態環境。
在錄得第二多蝴蝶物種的東涌䃟頭,單家驊指,上月普查員報告發現東澳古道䃟頭段兩側樹木被大量砍伐,受影響樹木多達300多株,已通報政府跟進。
被砍伐樹種包括原生樹種白楸及黃牛木,前者為非常罕見蝴蝶美姬灰蝶的幼蟲食料植物,後者則是多種蝴蝶的幼蟲食料植物。由於砍伐範圍大,植被短時間難以恢復,估計將對該地蝴蝶生態帶來持續負面影響。
單家驊指鄉郊地區常法填土或砍伐時有發生,他期望中局加強罰則,並更嚴厲勒令土地擁有人還原土地,以阻嚇違法事件再次發生。@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