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0月21日),荷蘭經濟與事務大臣與中共商務部長通話,但未能就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Nexperia)的僵局找到解決方案。
荷蘭政府因擔心安世的晶片技術會被其母公司、在上海上市的聞泰科技竊取回中國大陸,於9月底宣布暫時接管安世一年,禁止安世及其子公司在一年內對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和人員進行調整。荷蘭政府指,聞泰兼安世行政總裁張學政的行為違反協議,同時威脅歐盟的經濟以及國家安全。
作為報復,中共商務部全面限制安世成品晶片的出口,這令依賴這些產品的歐洲汽車製造商感到擔憂。
安世在德國和英國生產半導體晶圓,但其80%的最終產品被送到中國境內加工後再出口。
荷蘭經濟部長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說,「我們討論了進一步採取措施,以達成符合安世、歐洲和中國利益的解決方案。」
「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繼續與中方保持聯繫,共同努力,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聲明補充。
但是中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的聲明卻保持一貫的中共「戰狼」風格,並試圖將所有的責任推給荷蘭。
王文濤在一份聲明中稱,王文濤應約與荷蘭部長進行通話,並稱荷蘭針對安世的行動「嚴重影響全球產供鏈穩定」,還反過來要求荷蘭「秉持契約精神」保護中企權益。
稍早,安世在中國的子公司「安世中國」對外稱,現在脫離總部,獨立營運,並告知所有員工拒絕聽從「外部指令」。有中國員工透露,中國公司內部現在是一片混亂。
外界認為,此舉顯示中方實體在壓力下對公司總部及荷蘭政府的抵制行動。
荷蘭總部強烈反對安世中國發布的內部備忘錄,指該備忘錄中提到的「放棄中國市場」,以及中國工廠在「新實體下獨立營運」等說法是不實的。
安世生產的基礎晶片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系統,控制著從照明、安全氣袋系統到車門鎖和車窗等各種設備。
雖然不屬於先進晶片,但因為產量大,因此無論是安世總部還是安世中國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合作夥伴。
安世於2017年被出售給一個中國財團,之後被中國企業聞泰科技集團於2019年收購。
目前尚不清楚安世客戶的庫存能維持多久。中共限制安世晶片出口的措施已開始波及整個汽車供應鏈,促使一些歐洲汽車製造商在面臨迫在眉睫的汽車晶片短缺之際,重新啟用他們的「COVID疫情應對策略」。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希望,能將談話重點放在「尋找快速務實的解決方案」上。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uel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安世晶片供應中斷的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解決,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近期大規模的生產限制,甚至可能導致生產停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