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媒體報道,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行政總裁張學政偷竊安世英國工廠的機密,並威脅解散歐洲分公司,迫使荷蘭政府介入。

周一(10月27日),荷蘭媒體《新鹿特丹報》(NRC)刊登一篇調查性報道,多位知情人士證實,荷蘭官員認為安世的中國所有者正竊取英國工廠的商業機密,並拆分公司,以及準備將所有歐洲生產轉移到中國。因此,荷蘭政府罕見援引一項1952年的法律,以防止歐洲失去這家晶片工廠和相關技術。

安世總部位於荷蘭奈梅亨,生產用於各種電子產品和汽車行業的低成本晶片。這些晶片的晶圓在英國曼徹斯特和德國漢堡生產,隨後運往中國東莞工廠進行封裝。

張學政同時擔任安世的行政總裁,以及安世的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的行政總裁。聞泰科技數年前收購了安世。

據NRC報道,張學政計劃將所有歐洲的晶圓生產轉移到中國,外判給聞泰旗下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有限公司(Wingskysemi)。

根據《大紀元》查詢的公開資料,鼎泰匠芯是上海市政府的重大項目之一,總投資超過120億元人民幣,計劃成為「中國第一座12吋車規級功率半導體晶圓廠」。

聞泰科技此前表示,鼎泰匠芯將在2025年下半年(預計10月)開始量產12寸晶圓,主要生產MOSFET產品。

NRC報道說,為了實現將晶圓生產轉移到中國,張學政竊取了安世位於英國曼徹斯特工廠的晶片生產技術。雖然這屬於通用技術,但其中包含安世的商業機密。張學政將這些機密不當洩露給中國國內的公司——該公司同樣由張學政所有。

荷蘭官員調查後得出結論,認為張學政通過讓安世向自己的晶片工廠下達過大訂單並竊取知識,從而中飽私囊。

NRC報道,荷蘭官員啟動1952年的法律,因為這是阻止安世解散的唯一方法。最近的一項法規賦予部長權力,可以阻止具有地緣政治敏感性的收購案,但這項法規無法用於安世的情況,因為該公司在該法規出台之前就已被賣給了中企。

此外,荷蘭經濟事務部官員告訴NRC,張學政已告知員工委員會,要解僱40%的安世歐洲員工,並關閉位於慕尼黑的安世研發中心。基於這兩點,荷蘭經濟大臣頂著壓力決定介入。

9月30日,荷蘭經濟事務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援引《商品供應法》(1952年)凍結安世營運一年。這一年內,禁止安世及其子公司對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和人員進行任何調整。荷蘭政府還指出,張學政的行為違反協議,同時威脅歐盟的經濟以及國家安全。

荷蘭政府的介入意味著,聞泰科技此後無法轉移任何安世的零部件或機器設備。

10月1日,荷蘭法院作出了一起跟安世相關的裁決。上訴法院企業分庭下令,在調查安世期間暫停了張學政的行政總裁職務,並將安世的股份置於獨立管理之下。政府表示,這兩次干預如此接近純屬巧合。

但北京隨後對這雙重打擊發起了報復措施,禁止安世中國出口晶片,可能給歐美汽車製造商帶來潛在生產問題。

聞泰科技指責荷蘭聽命於美國行事。但荷蘭政府堅稱,美國並未參與此次決定,政府的措施針對的是張學政,而非中國。

據當地媒體《Financieele Dagblad》報道,聞泰科技目前要求荷蘭將安世的全部控制權和所有權歸還給其在中國的合法股東。

聞泰科技的一位荷蘭發言人告訴該報,只有這樣,荷蘭政府才能「著手修復其聲譽受損的問題,緩解國際緊張局勢,並維護自身和歐洲的經濟安全」。

NRC說,荷蘭官員幾乎每天都在與中方官員磋商,探討安世的可能解決方案。

安世中國已對外自稱,脫離荷蘭總部、自主營運,但由於來自歐洲的晶圓數量下降,目前產能僅維持一半。

有熟悉鼎泰匠芯情況的中國投資者公開表示,「聞泰科技其實早就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同荷蘭安世總部做切割。荷蘭方面不再向中國公司供應晶圓,中國公司(就)開始使用國產化的產業鏈生產晶圓,通過本土封裝、銷售的方式,來消除荷蘭方面『奪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