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多家科技巨頭正面臨一場規模空前的法律挑戰。由數千名原告提告,六百多萬份內部文件和上百次高管的證詞記錄,將陸續在全美法院曝光,矛頭直指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TikTok和YouTube等主要社交媒體平台。原告指控這些公司刻意設計令人上癮的演算法和功能,導致青少年出現焦慮、憂鬱、失眠、飲食失調和自殘等心理問題。
這場醞釀三年多的集體訴訟,被律師形容為「對社交媒體產業的全面法律圍攻」。案件目前分別在加州州級法院和聯邦法院進行合併審理,以統一取證程序。
首場審判預定在明年1月下旬,在洛杉磯高等法院開庭,原告是一名來自加州奇科(Chico)的19歲女子,她稱自己從小開始沉迷於社交媒體,長達十餘年,導致嚴重焦慮、抑鬱和身體畸形。隨後還有兩宗案件開審,以及數千宗訴訟案排隊等候。
原告律師表示,若勝訴,這些案件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和解金,並迫使業界改變對未成年用戶的經營策略。
阿拉巴馬州Beasley Allen律師事務所共同首席原告律師約瑟夫‧范贊特(Joseph VanZandt)指出:「這是大公司為了盈利而瞄準弱勢群體——兒童的故事。我們在煙草公司身上看到的就是這種情況;他們瞄準青少年,讓他們從小就上癮。」
西雅圖「社交媒體受害者法律中心」(Social Media Victims Law Center)創辦人馬修‧柏格曼(Matthew Bergman)在紀錄片《無法移開視線:反對社交媒體的案例》(Can′t Look Away:The Case Against Social Media)中表示,Meta內部文件顯示,公司明知「產品讓女孩對自己感覺更糟」,卻仍以青少年為目標推廣產品。他批評這是「典型的企業不當行為」。
2022年,柏格曼的律所率先提告,指控社交媒體公司故意通過設計(而非單純因為第三方內容的問題)讓用戶上癮,從而成功避開美國《通訊規範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對於媒體的免責保護。首宗案件涉及一名11歲康涅狄格州女孩的自殺事件,該案件後來被納入聯邦合併訴訟。
目前,全美有近4,000宗個人訴訟被納入合併程序,超過四分之一來自柏格曼律所;同時,有一千多個學區、約四分之三的州檢察長也加入了聲援。
律師普瑞文‧華倫(Previn Warren)形容這是「我們這一代最具指標性的法律行動」,他指出:「法院首次承認這些平台存在系統性錯誤,受害者應獲補償。當公眾看到證據規模時,將重新審視自己與社交媒體的關係。」
審前取證於今年4月完成,四大被告提交六百多萬份文件,並接受了約150次證詞調查,包括Meta行政總裁馬克‧扎克柏格(Mark Zuckerberg)和Snap行政總裁伊凡‧史匹格(Evan Spiegel)。法院已允許大多數專家證人出庭作證,預計未來數周內將對簡易判決動議作出裁定。
YouTube發言人回應稱,訴訟「根本誤解了YouTube的運作方式」,強調該平台是影音串流服務而非社交媒體平台;Meta則強調公司已推出多項保護青少年的措施,並「將堅決為自己辯護」。Snap和TikTok對此仍未發表評論。
聯邦案件將由加州奧克蘭地方法官伊馮‧岡薩雷斯‧羅傑斯(Yvonne Gonzalez Rogers)主持,首場聯邦審判預計明年6月在肯塔基州開庭。這場被喻為「社交媒體產業的世紀訴訟」的法律戰,或將改寫科技公司與年輕用戶之間的關係。#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