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頂級分析師稱,北京在2025年金價飆升中扮演「關鍵角色」,並提供數據佐證。中共已連續11個月購入黃金,其黃金持有量一直不透明。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洛克(Torsten Slok)在最新的《每日火花》(The Daily Spark)報告中指出,「因(中共)央行購買黃金、套利交易,以及中國家庭的投機性和避險需求增加,使得北京在金價持續上漲中扮演關鍵角色。」
斯洛克的發言正值金價遭遇12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周二(10月21日)金價從4381.52美元/盎司的高點下跌了6.3%。截至周三,金價在4050美元/盎司徘徊,繼續前一天的下跌。
他指出,中國影響黃金市場不僅侷限於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的購金行為,還包括民間的套利交易、強勁的家庭需求以及避險投資行為。他附上四張圖表來佐證其觀點。
斯洛克是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分析師之一。過去,他也曾在關鍵時刻發表獨特見解,對市場觀察人士而言並不陌生。
中共連續11個月購入黃金 持有量成謎
其它報道也佐證了斯洛克的發現。據大宗商品新聞網站Kitco報道,中共央行一直在持續購買黃金,已經連續11個月購入黃金。到2025年中期,中共官方公布的黃金儲備已達到2,264噸。
但業內普遍認為,由於數據被故意低報,中共央行的實際黃金持有量更高。
知名黃金分析師簡‧尼文維斯(Jan Nieuwenhuijs)2024年估計,北京秘密囤積的黃金已經超過5,300噸,是其官方數字的2.4倍。但這個數據無法獨立證實。
在各國央行中,中共央行是2023年、2024年最大的世界黃金買家。其實際持有黃金量仍是金融界最隱秘的謎團之一。
尼文維斯表示,北京近年來大量購買黃金,從西方手中接管黃金價格控制權,並在推高金價。
過去,世界金價是對市場做出反應,並且或多或少受制於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走勢的影響。利率下降,債券收益率降低,黃金比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更具吸引力。反之,較高利率或美元走強通常會降低黃金的吸引力。但這一趨勢已不再適用。
中共央行也在發訊號 誘導民間購入黃金
斯洛克指出,中共央行通過不斷購買黃金,實際上建立了一個價格底線,向國內機構和私人投資者發出訊號,促使他們跟進買入,這進一步強化了需求周期。
9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提取量激增,月度提取量達118噸,環比和同比均有所增長。同期,中國黃金ETF出現淨流入,黃金期貨交易量也大幅飆升,表明中國家庭避險需求和投機性交易的強勁結合。散戶加入黃金市場進一步放大了北京對全球黃金定價的影響。
斯洛克還援引中共金融期貨交易所的報告指出,隨著中美貿易戰持續,中國家庭正在推動重要的黃金投資活動,從數據看,民間活動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中共官方。
斯洛克的分析與高盛大宗商品策略師莉娜‧托馬斯(Lina Thomas)以及加拿大商人、傳奇黃金投資者皮埃爾‧拉松德(Pierre Lassonde)的觀察保持一致。
拉松德本月早些時候指出,金價上漲源於基本面,而非炒作。基本面因素包括:通脹、關稅、美聯儲減息以及地緣政治。
隨著中美貿易僵局加劇,各國央行和私人投資者都在分散美元投資,這進一步刺激了黃金需求。
美國依然穩居全球黃金儲備第一名,2025年美國黃金儲備量超過8100噸。
傳中共央行熱衷推介外國央行在上海存儲黃金
據彭博社9月報道,中共央行近幾個月向其它國家的央行推介上海黃金交易所,允許其在中國境內託管黃金。
通過允許外國央行儲備在中國境內持有黃金,北京希望擴大其在世界黃金市場的影響力,確立其黃金交易的樞紐地位,並減少對西方金融中心的依賴。
尼文維斯對此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說,自2014年以來,外國央行在技術上已經能夠在上海存儲黃金,但實際使用量甚微。他透露,一個可能與「多邊央行數碼貨幣橋」(mBridge)跨境支付項目相關的東南亞國家,可能正在評估這個選項。#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