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醫療集團發表全球首個利用磁力共振立體定位技術,針對寡轉移前列腺癌患者進行同步、全消融放射治療的臨床研究結果。研究顯示,所有參與者3年存活率為100%,逾95%患者病情持續受控,副作用輕微。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常見癌症的第三位,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屆中至晩期,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前列腺癌晚期患者五年相對存活率少於一半。前列腺癌的第一線治療主要採用全身性荷爾蒙治療,唯單靠藥物治療會導致抗藥性,癌細胞會再次活躍繼而復發,進一步擴散至主要器官。
現時可以結合立體定位及同步全消融放射治療技術(Stereotactic Total Ablative Radiotherapy, STAR),在單次治療中,同時以多靶點的方式對準多個病灶照射,令治療次數得以減少,治療更具效益。
研究於2020年至2023年間進行,對象為43名年齡介乎46至93歲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均屬已轉移 但未致大範圍擴散的 「 寡轉移 」情況 ,轉移病灶在5個或以下且轉移的器官只影響部份淋巴和盆骨位置等。
五靶點同步大劑量照射 五次完成療程
患者透過實時動態定位、精準影像導航技術同時同步為多個腫瘤靶點進行五次「大劑量、少次數」的放射治療。
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解釋,以磁力共振實時影像導航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最大優勢,是能夠清晰地將靶區收窄至極精準的腫瘤範圍,將較高的放射線劑量,重點照射於腫瘤之上周邊健康細胞所受的傷害較少,副作用較輕微。
他又說,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可以同步對5處病灶施以大劑量照射,患者一般只需於2至3周內進行5次治療。研究結果顯示,3年整體存活率為100%,3年無惡化存活率達95.2%。當中,有患者完成治療至今已接近5年,病情仍然穩定,未有復發之勢。
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表示,自2019年臨床引入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MR-Linac)以來,養和已完成多項臨床研究,並於2022年發表亞洲首個相關研究報告。他說:「是次研究標誌著技術應用進一步突破,有助提升治療效果及病人生活質素。」
養和於2018年成為全亞洲首間加入MR Linac跨國科研聯盟的醫療機構,與全球逾40間醫療中心合作交流臨床數據與技術經驗,推動放射治療精準化發展。
參與研究的58歲潘先生表示,自己在2021年確診晚期前列腺癌,病灶擴散至胸椎及骨骼五處。他指治療過程較預期輕鬆,只感輕微疲倦,並無嚴重副作用,完成治療後病情穩定。另一名69歲患者馮先生則說,以5次治療完成整個療程,副作用輕微,現時仍維持良好健康狀況。
養和醫療集團表示,有關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技術已在臨床應用,並將持續就不同癌症類型進行研究,期望為晚期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項及更高的生活質素。
研究報告已於今年7月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