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隊約200萬軍隊曾先後入朝作戰,損失慘重後,對外僅敢號稱與30萬美軍和聯合國軍打成平手,對內則謊稱勝利。中共軍隊從一開始狂妄的突然襲擊,到最後被釘死在三八線,被一次次打懵,簡單還原韓戰的這些戰役如今仍有現實意義。
聯合國軍追擊朝鮮軍隊
1950年9月23日,朝鮮軍隊全面向北潰逃。對美軍來說,追擊朝鮮軍隊還是一場解救美軍戰俘的賽跑。9月28日,美軍馬修斯特遣隊得到情報,美軍戰俘在30分鐘前才剛剛被押走,美軍坦克立刻猛追。當日中午,美軍追至南原,發現鎮上擠滿了朝鮮軍隊士兵。當時,2架美軍F-84戰鬥機正向朝鮮軍隊發射火箭、對地掃射,朝鮮士兵還在忙於躲避,赫然發現美軍坦克已經到了眼前,驚慌之餘,趕緊四散逃命。
美軍士兵高喊,「別開槍!美國人!美國大兵來了!」瞬間,一個院子的大門突然打開,美軍戰俘湧上街,86人被解救。美軍隨後清剿了鎮上的朝鮮軍隊。
朝鮮軍隊為了延緩美軍的追擊,留下部份單位阻擊,並埋設地雷,但無法真正阻止美軍裝甲部隊,也難以抵擋美軍的空襲。朝鮮軍隊遺棄大量裝備,只顧逃命,數量眾多的朝鮮士兵被俘虜。
9月29日,美軍第24師指揮部回到了曾經苦戰的大田。
韓國軍隊從東部戰線向北追擊,推進速度有時甚至超過西線的美軍。韓國軍隊沒有坦克、裝甲車,只有少量貨車,士兵基本步行,但收復失地的願望十分強烈。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9月25日評論道,「韓國軍隊在幫助將這場戰爭從防禦轉為進攻方面表現出色,但人們對此的讚揚卻太少了。」
朝鮮進攻部隊損失殆盡
9月底,朝鮮軍隊潰不成軍,美軍一些戰鬥機飛行員抵達戰區上空,卻無法找到目標,只好未開一槍就返回基地。
10月1日,1架美軍T-6「蚊」式轟炸機向滯留在群山東北部的約200名朝鮮士兵投遞了一張紙條,命令他們放下武器,在附近的一座小山上集合。朝鮮士兵乖乖地聽從命令,美軍飛行員隨後引導美軍巡邏隊前來受降。
從9月16日開始的兩周內,釜山防衛圈的聯合國軍俘虜了9,294名朝鮮戰俘,開戰以來囚禁的戰俘總數達到12,777人。
情報顯示,朝鮮軍隊第6師分散到各處山地逃命,只有一部份回到了朝鮮。朝鮮第7師師長在敗退過程中死亡,殘餘部隊10月中旬逃至三八線以北。朝鮮第2師師長僅帶了200人逃回朝鮮。朝鮮第3師約1,000至1,800名士兵逃回朝鮮;第8師逃回的殘餘部隊約1,500人;朝鮮第105裝甲師只有少數士兵逃到了朝鮮。
朝鮮第13師1個炮兵司令、1個參謀長、1個團長、1個自行火炮營營長和軍醫等相繼投降。據估計,從釜山防禦圈逃回的朝鮮士兵約2.5萬至3萬。以中共軍隊為班底的朝鮮進攻部隊,大部份都沒能返回朝鮮。如今,中共不斷宣傳從韓國運回中國士兵殘骸,但始終迴避韓戰前期的這段歷史。
聯合國部隊繳獲了大量朝鮮軍隊丟棄的裝備和補給。美軍沿著戰線勘察,統計有朝鮮軍隊的239輛T-34坦克、74門自走炮在戰鬥中被摧毀或遺棄。其中,美軍空襲摧毀了102輛T-34坦克,約佔43%;59輛T-34坦克被遺棄,沒有任何損壞,約佔四分之一;聯合國軍的坦克摧毀了39輛T-34坦克,約佔16%;反坦克武器摧毀了18%的T-34坦克。
美軍有60輛坦克被損壞,主要是反坦克地雷造成的破壞。從1950年7月到9月,美軍坦克損失了136輛,地雷造成了70%的損失。
跨越三八線
9月27日,麥克阿瑟收到白宮備忘錄,要求在「沒有蘇聯或中國共產黨主力部隊進入朝鮮,沒有宣布進入朝鮮,也沒有對我軍行動進行軍事反制威脅」的情況下,聯合國軍隊才可以進入三八線以北地區。
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也向麥克阿瑟發來指令:「首要目標是摧毀朝鮮軍隊,如果可能的話……統一朝鮮半島是次要目標」;並同樣警告,這一目標「取決於中國和蘇聯是否會進行干預」 ,並禁止在中國或蘇聯領土進行海、空行動。
9月30日,周恩來稱,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共將出兵朝鮮。實際上,7月7日,毛澤東已下令成立東北邊防軍,準備進入朝鮮作戰。8月5日,毛澤東電令高崗,要求東北邊防軍加快準備,爭取9月上旬能入朝作戰。
10月1日,韓國軍隊率先越過三八線向北追擊,誓要宜將剩勇追窮寇。麥克阿瑟要求朝鮮軍隊無條件投降,並判斷中共軍隊不會介入。美國情報部門和總統杜魯門都不相信中共會出兵,
10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籲朝鮮半島統一,授權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統一朝鮮。聯合國軍隨即北上。
東線攻勢
元山是朝鮮東海岸的主要港口和交通樞紐,蘇聯的物資從海參崴經海路運抵這裏,朝鮮的石油精煉業集中此地,一條鐵路也通往海參崴,另一條鐵路還有公路通往平壤。
為奪佔這一戰略要點,美軍策劃了元山兩棲登陸。美軍登陸艦隊10月16日離開仁川,搭載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共有28,147人,還有4,516名韓國海軍陸戰隊員。另一個登陸艦隊搭載美軍第7步兵師在釜山登船,共13,422名士兵。美軍登陸艦隊10月19日抵達元山附近海域,但因港口附近遍布水雷,只能在海上徘徊。
韓國軍隊從釜山防衛圈反攻後,沿朝鮮半島東線陸路向北追擊朝鮮軍隊,也希望儘早奪下元山。敗退的朝鮮軍隊第5師僅剩約2,400人,試圖阻止或減緩韓國軍隊的推進,但韓國第3師沿著東海岸地區,平均每天推進約24公里,首都師緊跟其後,還派出部份部隊向內陸推進,很快抵達三八線以北的金剛山。
10月9日,韓國第3師和首都師越過三八線以北180公里,抵達元山南部,擊潰了朝鮮守軍,繳獲了大量武器和補給。
10月10日,韓國軍隊進攻元山,第二天控制了這座城市,並佔領機場;美軍飛機抵達,運送補給。韓國首都師繼續沿海岸線向北推進了80公里,10月17日控制了咸興及其港口興南,這一港口在後續美軍突圍的戰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元山港口的水雷清理消耗了時間,10月26日,美軍登陸艦正式進入元山港,韓國軍隊提前佔領這裏,沒有發生兩棲登陸戰。
中部攻勢
10月6日,韓國第6師從朝鮮半島中部的春川附近越過三八線,向華川推進,與朝鮮軍隊第9師激戰3天,10月8日晚佔領華川。韓國第8師、第7師也相繼越過三八線。
朝鮮中東部是大片山區,但中間有一塊地勢相對平坦的三角形區域,被稱為三八線附近的鐵三角地區。此處是朝鮮重要的鐵路和公路交通中心,連接著東西沿海地區,也連接著中部向南部的交通網絡,成為後續戰事必爭的戰略要點之一。
10月11日,多個韓國軍隊在三八線以北的平江會合,佔據了鐵三角。韓國軍隊再次擴張、重組,恢復了戰前8個師的編制。
10月11日,史太林致電毛澤東,表示知道了中共軍隊缺少大炮、沒有坦克,空軍至少兩個月後才能到位、培訓至少需要六個月。但史太林警告,如果一個月內中共不出兵,朝鮮將被美國人佔領。他承諾將提供所需的裝備。
在史太林的壓力和催促下,中共軍隊10月19日開始秘密進入朝鮮。
金川包圍戰
美國第8集團軍沿朝鮮半島的西線陸路進攻,第1騎兵師領銜,第24步兵師和韓國第1步兵師負責掩護側翼。澳洲團第3營與英國第27旅會合,更名為英聯邦第27旅,協同美軍行動。
10月7日,美軍第1騎兵師偵察連進入三八線北側的開城。10月9日,麥克阿瑟再次要求朝鮮投降。10月10日,金日成在平壤通過廣播拒絕投降。
美軍的首要目標是平壤。根據韓國情報,美軍面對朝鮮軍隊的三道防線,每道防線都由碉堡、炮位、戰壕和鐵絲網組成。美軍的計劃不僅僅是單純突破朝鮮軍隊的防線,而是要迂迴機動,在進入平壤前,圍殲一部份朝鮮軍隊。
美軍第1騎兵師的3個團向北挺進,第8騎兵團沿開城到金川的主要公路從中央正面進攻。第5騎兵團從右翼包抄。第7騎兵團從左翼包抄,但任務更艱鉅,需要先渡過禮松江,然後直插韓浦里,切斷朝鮮軍隊的後路。該計劃也被稱為金川口袋行動。
10月8日,第7騎兵團抵達禮松江,發現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雖然受損,但步兵仍可通行。10月9日,美軍先向對岸實施炮火攻擊,先頭部隊強行過橋,遭遇了一些輕武器火力,但傷亡不大,大橋的鋼樑提供了較好的隱蔽。美軍工兵趕緊上橋整修。
朝鮮軍隊利用夜間反擊,但美軍仍大批過橋,擊潰了朝鮮軍隊。10月11日,美軍第7騎兵團第3營全部渡過禮松江,10月12日奪取了金川以北的半浦里,金川的朝鮮軍隊後路被斷。美軍隨後伏擊了一個朝鮮軍隊車隊,俘虜了一名身負重傷的團長,隨身文件顯示朝鮮軍隊計劃10月14日夜間從金川突圍。
美軍的正面進攻緩慢,公路上布滿地雷,裝甲先頭部隊不得不屢屢停下,等待工兵掃雷,不時與偷襲的朝鮮軍隊作戰。
10月12日晚,美軍第5騎兵團攻擊朝鮮軍隊側翼,韓國第1師的先頭部隊也趕來增援。
10月13日,美軍收縮包圍圈,與朝鮮軍隊激戰。朝鮮軍隊約1,000人的車隊向北逃竄,被美軍第7騎兵團和空襲阻截,朝鮮軍隊死亡約500人,被俘虜201人,其餘逃入山區。
10月14日,美軍佔領金川。朝鮮軍隊約2,400人一直向半浦里的美軍第7騎兵團攻擊,試圖向北突圍,但在美軍前後夾擊之下潰敗,部份逃入山中。朝鮮軍隊的第一道防線不復存在,並陷入混亂。#
(未完待續)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