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國會議員和「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主辦研討會,深入剖析了目前香港在中共「戰爭防備」戰略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對加拿大的深遠影響。

10月22日,加拿大影子國防部長、國會議員比贊(James Bezan)和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主持圓桌會議,主題為「香港在中國戰爭防範策略中的角色:對加拿大的啟示」(Hong Kong’s Role in PRC’s War-Proofing Strategy: Implications for Canada)。研討會吸引了多位跨黨派加拿大參眾議員、智庫專家,以及信仰、人權團體代表等。

從「橋樑」到「盾牌」 中共借香港規避制裁

香港監察的最新報告探討了香港特殊地位的演變,並審視加拿大在快速變化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如何強化經濟韌性、戰略準備與人道安全。香港監察聯合創辦人考沃利(Aileen Calverley)引用該報告稱,北京正在重構其經濟結構,以抵禦外國制裁與印太地區的潛在衝突。香港在此戰略中扮演著樞紐角色,不僅能夠為中共提供持續的美元結算渠道、離岸儲備與國際金融基礎設施,也支持著戰略性資源儲備與稀土供應鏈的整合。

10月22日,加拿大影子國防部長、國會議員比贊(James Bezan)和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主持圓桌會議,主題為「香港在中國戰爭防範策略中的角色:對加拿大的啟示」(Hong Kong’s Role in PRC’s War-Proofing Strategy: Implications for Canada)。研討會吸引了多位跨黨派加拿大參眾議員、智庫專家,以及信仰、人權團體代表等參加。(梁耀/大紀元)
10月22日,加拿大影子國防部長、國會議員比贊(James Bezan)和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主持圓桌會議,主題為「香港在中國戰爭防範策略中的角色:對加拿大的啟示」(Hong Kong’s Role in PRC’s War-Proofing Strategy: Implications for Canada)。研討會吸引了多位跨黨派加拿大參眾議員、智庫專家,以及信仰、人權團體代表等參加。(梁耀/大紀元)

她表示,俄烏戰爭以來,北京看到了西方制裁如何使俄羅斯經濟癱瘓。「作為回應,中國(中共)啟動了一項計劃,以使其經濟具備抗壓能力,這一策略的核心是經濟自給自足,確保中國即使在西方制裁下也能維持其工業和軍事能力。」她說,「中國(中共)抗壓策略的核心是將香港作為金融盾牌,同時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樞紐和逃避制裁的渠道。」

考沃利說,北京正在為經濟脫鉤與潛在軍事衝突做準備,這不僅體現在儲備戰略物資與減持美債,也包括對稀土出口的嚴格管控。中共目前已將全球17種稀土中的12種納入出口限制,並主導下游稀土磁鐵的生產。

美國與澳洲於2025年10月20日在白宮正式簽署了一項價值85億美元的關鍵礦產合作協議,旨在減少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以強化印太地區的經濟與國防韌性。她質疑:「幾天前,美國與澳洲迅速達成稀土協議,加拿大卻缺席該協議,我們在哪裏?」

報告發現,香港每年結算超過33.9萬億港元,並成為人民幣國際化與逃避制裁的樞紐。中國銀行已將約4,000億美元儲備轉移至香港,以避開潛在制裁。

此外,考沃利提到,香港也涉入某些受控商品的轉運,包括半導體與軍民兩用元件,流向俄羅斯與北韓等禁運地區。她說:「香港曾是中國與世界的橋樑,如今卻成為北京抵禦西方壓力的盾牌。」

考沃利提出四項政策建議:重新評估香港的特殊地位,包括其在世貿組織與國際海事組織中的待遇;聯合國應派遣特別代表赴港,檢視自治與人權現況;加拿大應實施政策平等,對中國與香港官員採取一致標準;強化稀土戰略與金融韌性,包括監管資金流動與制定制裁應急計劃。

她補充,加拿大擁有全球約17%的稀土儲量,卻未見積極行動,應與盟友合作,捍衛印太地區的自由與穩定。

她強調,加拿大與香港之間的金融聯繫、對中國的商品出口關係,以及龐大的香港移民社群,使渥太華無法將此議題視為遙遠的地緣政治問題。

考沃利總結道:香港的轉變重塑了印太地區的金融與安全格局,對加拿大意義重大。我們必須投資關鍵礦產,強化金融主權,並與盟友團結一致。加拿大可以在捍衛區域自由與穩定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加拿大應主導安全供應鏈 與盟友合作強化國防產業

加拿大國會議員舒瓦洛伊‧馬朱姆達爾(Shuvaloy Majumder)強調,加拿大應在全球供應鏈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特別是在國防工業與戰略資源領域。他表示,全球正面臨一場供應鏈戰爭,能源與原材料的地緣政治價值日益上升,加拿大在傳統與新興技術材料方面具備獨特優勢,應積極支援盟友。

他回顧美國的政策演變時說,自特朗普總統第一任期,美方已建立關鍵礦產供應鏈分類,並靈活部署資金以應對全球挑戰。他透露,美國政府已向加拿大的資源項目頒發七項獎勵,其中六項來自拜登政府,顯示美方高度重視加拿大在全球資源安全中的角色。

在10月20日中共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前夕,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等9名上將被通報開除黨籍軍籍,並接受調查。馬朱姆達爾認為,軍方高層變動進一步加劇了北京在應對供應鏈風險方面政策的不確定性。面對此局勢,馬朱姆達爾認為加拿大擁有難得機會,可為盟友提供國防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與技術支援。他呼籲政府迅速批准能源走廊、交通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以釋放資源潛力。

最後他警告,中共國在軍事技術與產能方面已大幅領先,加拿大必須正視挑戰。他強調,加拿大具備生產坦克、無人機、飛機、水下與太空設備的潛力,應主導安全供應鏈,提升國防能力。他以一句話作結:「做好這些,我希望成為我們政策上的亮點。」

議員推動法案打擊跨國鎮壓與外國干預

香港監察的報告還建議,加國政府監督中共針對在加港人的跨國鎮壓行動。作為加拿大國會香港監察小組成員,比贊議員在講話中公開推動他提出的法案C-219,旨在打擊日益猖獗的跨國鎮壓與外國干預。該法案被視為對現行制裁制度的重要補充,特別是在加拿大面對境內外政治威脅與人權侵害的背景下,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法律工具。

法案C-219將修訂兩項現行法例:《特別帳戶投資者法》(Special Economic Measures Act)與《為腐敗外國官員受害者伸張正義法》(Justice for Victims of Corrupt Foreign Officials Act),後者即俗稱的「馬格尼茨基法案」。比贊表示,這項修法的最大突破在於。首次於加拿大法律中明確定義「跨國鎮壓」,使政府能夠依法制裁那些在加拿大境內通過外國政府指令進行恐嚇、騷擾或干預的外籍人士。

目前,加拿大法律對跨國鎮壓缺乏明確定義,導致執法機構在處理相關案件時面臨法律障礙。比贊說:「C219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在這兩部法案中定義跨國鎮壓,以便我們能夠制裁在加拿大通過外國干預和恐嚇進行跨國犯罪的外國國籍人士。」

比贊議員呼籲各界支持法案C-219,並鼓勵民眾主動聯繫國會議員,推動跨黨派合作。他表示,法案預計將於11月底進行首次辯論,希望能以有效方式推進,為加拿大的民主、人權與國家安全建立更堅實的防線。

議員:必須結束中共在加拿大的外國干預

比贊議員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我們必須持續向加拿大政府提出建議,讓所有立法者有機會了解為何我們應該對北京的共產主義政權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採取行動。」

他說:「我們必須結束他們在加拿大的外國干預,以及對中國國籍人士、香港人、台灣人和法輪功修煉者的跨國鎮壓。」

加拿大保守黨副黨魁朗茲曼(Melissa Lantsman)接受採訪時說:「在國會山,我非常高興看到關注這項倡導的人數正在增加。我們有許多國會議員與長期的盟友一起參與,確保我們為香港發聲。香港是一個重要議題,而有關心香港的加拿大國會議員也在這裏,我們非常高興看到這一點。」

考沃利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論壇的參與人數創下歷史紀錄。「至少有15位國會議員來到我們的活動。儘管有很多人認為沒有人關心香港或中國的人權,但這並不是真的。實際上,有許多國會議員參加了圓桌會議,參與討論,並且對社區表達了強烈的支持。」她說,「這次論壇幾乎是第一次深入探討印太戰略和稀土礦產問題,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在這個主題上會有更多的後續。」#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