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商戶聲稱可通過衞生巾收集經血,然後由用家自行採樣並以郵寄方式遞交樣本至化驗所,檢測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衞生署今(26日)發稿提醒市民,在本港以至國際間,目前尚未有充份科學證據證明,使用經血篩查子宮頸是可行、可靠的方法。  

衞生署指,除了由醫護人員採集子宮頸樣本進行子宮頸細胞檢驗或HPV檢測,世界衞生組織認為,透過自行採集陰道樣本進行HPV檢測是子宮頸篩查的另一可靠方法。因此,該署去年6月起在轄下11間提供家庭計劃服務的母嬰健康院,進行HPV自行採樣檢測先導計劃及研究,探討陰道HPV自我採樣的可行性和接受程度。  

署方強調,任何篩查方法均存在一定限制,包括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故篩查結果只能參考,不能取代醫生的專業診斷。市民如對篩查結果有懷疑,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衞生署提醒,25至64歲有性經驗的婦女,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選擇並定期進行合適的子宮頸篩查方法。婦女並可在衞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進行子宮頸篩查。

子宮頸癌是本港2022年第九常見的女性癌症,年內有522宗新增個案及167宗死亡個案。衞生署自2023年4月,採用子宮頸細胞進行HPV檢測,作為30至64歲婦女的主要篩查子宮頸的方法。

至於25至29歲的婦女,由於她們的HPV感染多屬短暫性,HPV檢測或會引致婦女接受不必要的跟進檢測或醫療程序,因此,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建議該年齡組別的婦女,繼續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子宮頸抹片或柏氏抹片)。@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