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陸多家傳統烘焙企業關停後,上海靜安麵包房近日宣布破產清算,全線門店關閉。承載著一代上海人記憶的老字號烘焙品牌,正式退出市場。大陸烘焙業正經歷新一輪的洗牌期。
麵包房申請破產 老味道謝幕 情懷難再
「這家麵包店的味道,幾乎陪著我長大。」「八十年代就開始排隊買的麵包」「小時候最喜歡吃它家的法棍……」靜安麵包房倒閉的消息傳出後,不少上海市民在社交媒體上留言表達惋惜。
靜安麵包房成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傳統工藝和平價口味著稱,是無數上海人童年的「街角味道」。然而,在經濟衰退浪潮中,麵包房在房租、人力成本持續上漲與消費結構變化的多重壓力下,這家店最終走向關停。
靜安麵包房,隸屬於錦江國際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錦江酒店集團,於1985年9月由滬港合資而成,是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資經營的法式西點房,為上海頗有知名度的老字型品牌,已有40年的歷史。
10月21日,上海市第三中級法院公告顯示,上海錦江資本有限公司以靜安麵包房「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申請對其破產清算。法院已於2025年10月21日啟動法律程式。
行業退潮 老字型大小品牌接連關停
靜安麵包房的退場並非孤例。過去三年,大陸烘焙行業中老字型大小品牌接連陷入困境。
「克莉絲汀(Christine)」這家曾被稱為「烘焙第一股」的品牌,在巔峰時期擁有上千家門店,卻於2024年12月宣布撤銷上市並全面關停。
重慶「華生園」則因負債逾2.13億元於2020年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麵包新語」也在2025年7月被報道於成都多地批量關店。
此外,「85度C」今年在中國大陸市場關閉超過40家門店,上半年虧損約4,600萬元。
這些接連倒下的品牌,揭示出傳統烘焙企業在新消費時代面臨的普遍困境。
《2024-2025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現狀及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在2024年達到6,110.7億元, 但市場集中度正在提高。前十家連鎖品牌佔據超過30%的市場份額,而地方中小烘焙門店關停率逐年上升。
食品產業分析師張楠指出:「傳統烘焙品牌的問題不在產品,而在思維。過去靠地段和熟客,如今要靠社交傳播、線上銷售與品牌文化。」他認為,數碼化經營、供應鏈整合與產品差異化將成為未來烘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老牌烘焙的退場,不只是一個品牌的落幕,更是數代老上海人記憶的集體共振,是「向童年味道的一次告別」。#
(文章參考新浪、騰訊、每日新聞等媒體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