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中國今年第三季的抗議事件對比去年同比增加了45%,達到1,392宗,其中以「跳樓威脅」維權的事件數量激增。這一現象引發網絡熱議。
根據自由之家旗下的異言網研究顯示,中國抗議事件持續上升。異言網在2025年第三季記錄了1,392宗抗議事件,比2024年同期增加45%,這是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同比增長。
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多數的抗議由工人(38%)、業主(29%)和村民(15%)主導,其餘則由家長、學生、投資者、消費者、宗教少數群體及活動人士等多元群體推動。抗議事件最多的省份是廣東(16%),其次為河南、湖南、河北和山東。
學校漸成抗議活動的常見場所,民眾因對校園安全的擔憂引發大規模示威。
今年8月,四川省江油市一所學校發生一宗殘忍的校園霸凌事件後,當局處理此案的方式及試圖壓制抗議的舉措引發民眾不滿。這場行動最終演變為大規模的街頭示威,參與者高喊「反對霸凌」和「還我民主」等口號。但抗議最終被當局鎮壓。
中國抗議事件在過去兩年呈現上升趨勢。自2022年6月開始收集數據以來,異言網共記錄了12,331宗抗議事件。
教育機構也無法倖免。從2022年6月至今,各級學校及地方教育部門共發生168次抗議(拖欠工資福利、學校裁併等),從2023年與2024年平均一年40宗抗議增加到2025年的87宗(僅計算至9月)。
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大幅萎縮使地方政府陷入財政危機,官員挪用教育等公共服務的經費。反對減薪的教師、爛尾樓買家和追薪的建築工人都是中國房地產驅動經濟模型崩塌的受害者。此外,學校也因人口減少而面臨財務問題
越來越多人使用威脅跳樓的抗議模式,抗議者或站或坐在屋頂或其它高處邊緣以抗議所遭受的不公。
異言網自2022年6月開始收集數據以來,已記錄到307宗以「威脅跳樓」作為抗議模式的事件。幾乎所有這類的抗議焦點都與經濟訴求有關,例如拖欠工資或爛尾樓等問題。威脅跳樓事件在廣東省的發生率高企,尤以深圳為最。
跳樓抗議事件的月度發生率在2022年至2025年間增長了四倍,而且這種抗議形式從工人群體向其它群體擴散。報告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公眾的認知度提升,促使其它群體仿傚,也可能是因民眾對2025年整體經濟的不滿情緒顯著上升,促使不同群體嘗試更具風險的抗議方式。
在社交平台X上,異言網的相關數據引發網民熱議:
「暗流湧動下的中國。」
「共產黨要逼死中國百姓,中國百姓用死給你看來反抗。」
「界外反抗成為主流,有人真的因此維護了自己的權益,有人用被捕、噤聲讓他人看清政權的真相,但要形成訴求統一(反對中共)的跨界反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只要不是中國高層、紅二代造反,其它的都是武力鎮壓的。」
「如果奧林匹克有個跳樓花樣展示的話,那中國這種一定可以再拿個金牌。」
「推倒防火牆,引發全民反抗,中共就會不戰而亡。」
「一個勞動報酬都拿不到的國家有甚麼好的?」
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在許多普通的維權事件中,民眾開始是單純的維護個人權利,在特定條件下很容易成為撬動政局的導火線。像「阿拉伯之春」運動的導火線事件,就是一個突尼斯小販生計困難且遭受官員粗暴對待,在抗議中自焚身亡。
除了這類為個人利益維權的,近年越來越多的抗議事件為了國家民族而將抗議矛頭直指中共。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結束後不久,10月25日,北京三里屯街頭有人掛起兩面反共直幡,標語內容為:「共產黨的本質是反人性、反人類的邪教,它們必將給中國帶來無盡的災難。」「開放黨禁,自由組黨,自由競爭,自由選擇,建立自由、人性、法治的新中國」。
這是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前,彭立發在北京四通橋掛出反共橫額後,持續公開出現反共事件最新的一起。#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