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2019年,也就是新冠病毒(COVID-19)全球疫情應對帶來的創傷來襲的前一年,一本引人入勝的兒童讀物問世了,它打破了以往的模式,成為了國際暢銷書。它就是英國作家兼插畫家麥克西(Charlie Mackesy)的《男孩、鼴鼠、狐狸和馬:關於希望、愛和個人成長的鼓舞人心的對話》(The Boy, the Mole, the Fox and the Horse: Inspiring Conversations on Hope, Love and Personal Growth,2019)。這是一本繪本,作者親手繪製書中了優美的圖片。
這本書一直是21世紀最暢銷的書之一,而我想看看原因何在。你一打開它,立刻就被吸引住了。部份原因在於文字的親切感,它蘊含著任何字體和電腦都無法複製的溫暖。閱讀起來可能會有點吃力——雖然不難,但需要集中精神。我想這也是這本書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之一吧。
這是一個關於對話的故事,一個孤獨的男孩與各種各樣的動物交談,這些動物也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員,共同探討人生的意義。故事絲毫不刻意渲染真實,而是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努力尋找人生目標的個體所擁有的豐富內心世界。
故事的主題圍繞著善良(Kindness)作為首要原則,愛(Love)作為最完美的情感而展開。正是善良和愛,讓狐狸因感恩而融入了社區。鼴鼠扮演著哲學家的角色,而馬則扮演著故事講述者的角色。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平靜樸素,沒有太多跌宕起伏。通讀全書不超過15分鐘,這取決於你停下來思考的時間。毫無疑問,這些故事扣人心弦。書中沒有隱藏的政治訊息,沒有任何覺醒(Woke)或議程驅動(Agenda-driven)的內容。這是我多年來見過的最純粹的小說形式。
這本書的發布時機,讓我很驚歎不已。就在它熱賣之後不久,學校便停課了很長一段時間,導致孩子們失去了朋友,被迫獨自待在房間裏流連於社交媒體。後來,美國的醫務總監(the Surgeon General)宣布孤獨症成為流行病,卻沒有將其與政府頒布的各項政策聯繫起來。
這本書似乎預見了這種存在主義的孤獨和生命意義的迷失。同時它也提供了一條出路,以及關於友誼和感恩的精彩教誨。
其中有一幕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有件事我還沒告訴你。」馬說。
「甚麼事呀?」男孩問道。
「我會飛,但我不再飛了,因為這會讓其它的馬妒忌。」
「好吧,無論你能不能飛,我們都愛你。」
換而言之,他是落入人間的天馬珀伽索斯(Pegasus),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接下來是四頁插圖,描繪了這匹馬展翅翱翔在湖面上的精彩景象。
這一幕出現的時間透著詭異的神秘,關於這個主題,書中沒有後續展開。只是這麼提了一下,再無下文。
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孩子或任何即將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了解職業妒忌和羨慕的各種嚴重問題。這種現象無處不在,遠遠超乎任何人的想像。在所有領域,業績優秀的職場人都期待著得到讚賞和晉陞。但是更多時候,他們得到的卻是相反的結果。每一次成功都會催生出一種動機,想要槍打出頭鳥,讓每個人都變得平庸。
青少年在初中和高中時首次遇到這種情況,因為頂尖的體育明星、學業有成的明星或音樂天才(或者僅僅是長得最好看的)會讓人敬畏,但同時也招致他人的厭惡。羨慕別人的成功是一回事,但當羨慕演變成妒忌時,情況就變得糟糕了。妒忌意味著僅僅因為某個人才華出眾,就想把他毀掉。
在學術界,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在團隊合作的職業生涯中,這一點變得尤為真實。在那裏,合作與平庸是生存的基調,也是最佳的生存之道。當有人突破這種模式,帶來新的想法、新的卓越水平和更高的生產力時,其他人往往不會慶祝,反而會採取相反的做法,那就是貶低和批判。
這種傾向與孩子天生的正義感背道而馳,孩子們自然而然地認為,與眾不同就是獲得別人重視的途徑。可悲的是,現在事實並非如此。發現這個奇怪的事實無疑是每個人一生中最大的悲劇之一。
書中的這匹馬能飛。其它馬卻因為自己飛不起來而生氣。於是這匹馬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要徹底放棄飛翔。他選擇悲傷,選擇融入其中,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
這是人生中許多卓越成就的悲劇之路。我認識很多擁有驚人天賦和潛力的人,卻始終找不到一條能夠充份發揮和發展這些才能並獲得回報的道路。結果,他們選擇抑制自己的夢想。他們選擇不去展翅飛翔。
因此,這匹馬的故事是對職場上數百萬真實存在的人的隱喻。企業越是整合,我們就越看不到卓越的表現,因為官僚機構沒有給突破性人才留出空間。初創企業能夠創新而大公司卻不能,這是有原因的:在這裏,馬兒不怕飛翔。
過去許多作家都強調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妒忌是通往進步的必經之路。這是俄裔美國作家和哲學家蘭德(Ayn Rand,1905—1982年)作品中的一個主要主題,或許也是她最精彩的主題。她摒棄了所有哲學上的尖銳,向所有人傳達的核心訊息就是,不要向那些摧毀天賦的人屈服,而要用勇氣和勇敢去反抗他們。這是一個偉大的訊息,但往往要付出慘痛的個人代價。
美國冒險喜劇動畫片《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2004)也探討了妒忌的問題。在影片中,這個超級英雄家庭早已放棄了追求卓越的夢想,努力融入普通的中產階級生活。但是到了某個時刻,他們意識到這個世界仍然需要非凡的天賦,於是選擇了培養這種天賦的道路。
要擺脫這種壓制卓越傾向的影響,每個人都要付出巨大的個人代價。選擇另一條路——不成為那朵「高高在上的罌粟花」(Tall Poppy),不成為遭到集體打壓的出頭鳥,保持低調——要容易得多。但這樣的人生真的是美好的嗎?或許可以,但理想情況下,我們創造的社會應該獎勵成就,激勵所有人追求最高境界。
雖然這是一個很難的主題,但是在《男孩、鼴鼠、狐狸和馬》這本精美的書中,卻很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孩子們需要了解世界的美麗,也需要了解它可能存在的殘酷,這似乎是正確的。將善良作為首要原則,似乎也是避免自己產生妒忌,並且在妒忌發生時應對妒忌的最佳途徑。
這本書之所以能成為國際暢銷書,並保持經久不衰的地位,的確是有原因的。它是我們這個時代誕生的經典之作。儘管科技和人工智能層出不窮,但有時,手寫的寥寥數語和幾張關於生活基本原則的鉛筆素描,才是我們在困境中最好的慰藉。#
作者簡介:
傑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總部位於德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在學術界和大眾媒體上發表了數千篇文章,並以五種語言出版了10本書,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鎖》(Liberty or Lockdown, 2020)。他也是《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文集》(The Best of Ludwig von Mises, 2019)一書的編輯。他還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就經濟、技術、社會哲學和文化等主題廣泛發聲。聯繫方式:tucker@brownstone.org。
原文:The Horse Once Had Wing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