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月27日),隨著五級颶風「梅麗莎」(Melissa)以每小時超過180英里的速度逼近牙買加,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以人工智能(AI)生成的假影片,內容包括嚴重淹水、建築倒塌和虛構的救援場面,這些假影片在幾小時內就獲得了數百萬的點擊量。
據法新社(AFP)報道,這些影片主要出現在TikTok、X(前Twitter)、Instagram和WhatsApp等平台,多數帶有OpenAI文字轉影片模型「Sora」的水印,有的則是用舊的災難影片拼接而成,有的完全是由AI生成的虛構場景。
假影片內容從災難現場到虛構的電視新聞報道,以及街道出現鯊魚的畫面等。其中一個影片以濃重的牙買加口音配音,描述當地居民在颶風警報下仍在開派對、划船或衝浪,以刻意淡化即將到來的風暴危險。
牙買加資訊部長Dana Morris Dixon周一警告:「我在多個WhatsApp群組裏看到這些影片流傳,其中許多是假的。請大家務必關注官方訊息來源。」
專家指出,AI生成的影片擴散速度極快,可能使民眾忽視官方警報,低估災情的風險。奧克拉荷馬大學氣象學教授Amy McGovern表示:「這場颶風威力巨大,可能造成災難性破壞,而虛假內容削弱了政府提醒民眾準備的嚴重性。最終,這種錯誤資訊可能導致生命和財產損失。」
法新社表示,這些假影片主要在TikTok上傳播,雖然該平台的政策要求標示AI生成內容,但只有部份影片加註了標籤。
TikTok遭到法新社的舉報後,刪除了二十多個相關假影片和多個專門分享這些影片的帳號。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網絡安全公司GetReal Security共同創辦人法里德(Hany Farid)表示,最新的文字轉影片技術「加速了逼真假影片的傳播」,使用者能輕易生成帶有逼真人物的場景,造成辨識難度增高。
儘管有些影片明顯帶有「Sora」水印,標明是AI生成的,但許多觀眾還是相信其內容的真實性。例如,在TikTok上的一段AI影片中,一位老翁對著颶風怒吼:「我不會因為一點風而搬家。」留言區竟湧入網民的禱告:「上帝啊,請保佑爺爺的家和他的芒果樹。」
另一段AI影片描述了一個婦女抱著嬰兒在屋頂掀開的家中哭訴求援,也引來大量慰問和禱告的留言。
對此,法里德表示:「資訊時代的悖論是:資訊越多,我們反而越不了解真相。」#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