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頻道「試當真」結業,引起網民及網紅熱烈討論YouTube頻道難以經營的問題。今年5月,ViuTV劇集《哪一天我們會紅》已揭露了這個殘酷的現實。該劇其實有點像90年代TVB的《娛樂插班生》和《樂壇插班生》,只不過由當年的電視台、樂壇換成今日的YouTube平台。

全劇共15集,以3位電影系畢業生為主角,他們組成YouTube頻道「無景深」,試圖在流量洪流中追逐「爆紅」的夢想。表面上看,這是一部青春喜劇,充滿幽默諷刺和貼地元素;但深入剖析,它更像是一本赤裸裸的YouTuber教科書,無情地揭示了KOL文化的殘酷競爭本質。在這個虛擬戰場上,一做錯便可能一世都無法翻身。劇集不僅捕捉了當代網絡生態的痛點,還以輕鬆的節奏警示網紅們,流量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劇集無情地描繪了網絡世界的血淋淋戰場:流量就是一切,沒有流量就等於不存在。主角們從零開始的奮鬥過程,像極了現實中無數小創作者的寫照。他們學習分析數據,甚至利用事件炒作,但每一步都伴隨著風險。

YouTuber的競爭遠比想像中殘酷,創作者不僅要面對演算法的變幻莫測,還要應對同行的惡性競爭和觀眾的苛刻審視。一做錯,比如一則不慎的言論或一次道德失誤,便可能永遠無法翻身。流量能讓你一夜爆紅,但也能在瞬間將你淹沒。

在幽默諷刺方面,劇集做得淋漓盡致。它貼地反映了香港的網絡生態,從KOL的日常拍片文化,到如何搏出位,大量抵死笑位。主角邱彥筒、張毓軒、蘇振維等年輕演員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他們不僅演繹了角色的成長,還帶出了網絡世代的集體焦慮。

在3名主角之中,有人從理想主義者變成流量奴隸,為了生存,底線一再降低;有人代表理性派,總是試圖在道德與流量間尋找平衡;有人是樂天派,以搞笑風格注入活力,但也逐漸暴露在殘酷現實下的無力感。三人之間的互動,從校園友情到事業糾葛,充滿張力。配角鍾雪瑩、麥沛東、楊偉倫、田啟文、凌文龍的出現,更增添驚喜。

儘管優點眾多,《哪一天我們會紅》仍有不足之處。例如,劇情偶爾落入公式化,主角間的衝突過於預測性,缺乏新鮮感。儘管如此,這些缺點並不影響整體品質,它仍是2025年港劇中的亮點。

劇集借用YouTuber的故事,批判了粉絲經濟的虛偽和算法的操控,讓觀眾反思:我們在追逐流量的同時,是否失去了人性和自我?◇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