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導演拍了爛片,最怕不知道自己拍了爛片,還不許人家說是爛片,甚至要求爛片叫好叫座,這才是真正的災難。
很不幸,特區政府對於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就有以上的大膽想法﹕要求全民參與、高投票率支持。
由治及興後,香港的區議會選舉和立法會選舉都是低票率,2019年的區選破紀錄有超過七成的投票率,而完善選舉後的下一屆區議會選舉,則變成可憐的不及三成投票率,腰斬折上折。
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更是慘不忍睹,在大搜捕泛民立法會議員後,這屆只有一些「二打六」扮非建制派議員落場「競爭」,選民驚魂甫定、興趣大減,結果投票率30.2%的投票率,創下香港1991年立法會引入直選以來最低紀錄,與2016年的58.28% 跌幅一半。
如果各級選舉就像一齣電影,投票率就等於是票房入座,數字高低反映市場的受落以及品質的高低;那麼很明顯,由治及興後的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都是拍了兩齣爛片,市民拒絕收貨。
原因也就不言自明,沒有真正的反對派,純粹是愛國者治港的更替,誰人有興趣?再加上47人案後,全世界都知道,立法會永遠都只能是一個觀賞花瓶,連一丁點期望可以辦實事制衡的功能都失去,那只能拒絕入場了。
這原本都是一字咁淺的原因,就連建制派自己都心知肚明,所以面對低投票率,也沒有太多的不服氣,甚至比較阿Q的給出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社會穩定所以投票的人少了;過往投票最多人的時候就是社會最亂的時候了。」
這樣也好,你繼續擺爛,也接受市場的冷淡反應,各安本份,天下太平。
不過可惜,今屆政府可能收到「柯打」,要有所作為。不能拍爛片,不能讓外界批評自己拍了爛片,也不能讓票房低迷,要全城都入場觀看﹗
政府發出了選舉進社區的號召,又提出投票率愈高愈好的指示,這就是不認命了。如何提高爛片的票房?答案就是找人包場觀看,公務員在今屆選舉擔任了絕對吃重的角色。
政府直接指明,公務員投票是體現宣誓的最具體說明﹗換言之,你不投票就違反宣誓內容,那豈不是違法了嗎?就差這最後一句沒有明說了。
而且公務員總工會也發出號召,要求公務員積極參加選舉講座,要報名有人數要求,即是交人頭;更要求公務員要呼朋引伴擺街站做宣傳,而且明言兩項「義舉」的人名會上交到特首李家超手上﹗
這又是甚麼樣的壓力?即是說,有辦好事情的人名會讓人看到,另一個角度看,沒有在上面的人名,豈不是等於沒有辦好事情?豈不是公開軟對抗?這已經不是自願參加這麼簡單了,完全是要公務員孭數拉客,誓要谷高投票率﹗
這個時候,你就千萬不要再問﹕投票不是個人自由意志嗎?投票是公民責任,不去投票,也是公民的意志體現,為甚麼要給予公務員這種壓力呢?
因為,投票率低就無法告訴世界,完善後的選舉很成功得到市民的認可。這一直就是政府的硬傷,市民無法反抗你一手摧毀的選舉文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支持,讓你每次都掛一個低投票率來說明選舉的荒謬。情況就和許多商店執笠結業滿街吉鋪一樣,都是打臉政府「由治及興」的神話。
政府無法強逼店舖繼續營業,卻打算谷高投票人數,誓要唱好這場選舉爛戲﹗
這就是最好笑的時刻,這屆選舉未開打,全社會已經被「集體退選潮」影響,大家都明白,原來爛片還可以再爛的,原來阿爺是可以直接勸退議員不參選,那個操控程度如此明顯,誰還有心機投票啊?
陣前易角,把一些可以叫得出名的演員換走,又無法吸引那些有外國護照的愛港金牌運動員落場參選,無演員無劇本的爛片,如何成為票房冠軍呢?
不如去盡一點,強制投票,否則工作不保、公屋不保,新加坡澳洲都有實施強制投票,絕對不失禮啊。不要再找鄧炳強扮梁朝偉拍片食字自high了,要不鄧局長學一學葉劉淑儀,不做局長轉戰選舉,你靚仔成咁,又受人歡迎,一定可以谷高投票率,就看你肯不肯精忠報國了。◇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