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閉店潮仍在持續進行中,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5年10月第五周,大陸共有32個品牌至少關閉33家門店。餐飲類門店仍是閉店主力,共關閉17家,佔比超過五成。業內人士指出,大陸線下業態正經歷新一輪結構性調整,閉店潮仍將持續。

餐飲類門店關閉佔比過半

據壹覽商業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上周餐飲類門店共關閉17家門店,佔本輪閉店總數的51.51%。涵蓋多個知名連鎖品牌及特色門店,包括肯德基、海底撈、漢堡王、愛家牛排館等。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集中關店現象在江蘇、上海、河南、寧夏、廣東等多地頻繁出現。

在無錫,多家漢堡王門店近期貼出閉店通知,位於濱湖萬達、經營12年的門店也已關閉。作為全球第二大速食漢堡連鎖品牌,漢堡王自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門店數量由去年底的1474家縮減至1367家,半年淨減107家。

此外,開業近29年的南京新街口肯德基正洪門店也在近期關閉,成為本輪餐飲行業關店潮的又一代表案例。

浙江學者陸先生認為,餐飲業的衰退源於經濟下行。

他說:「從需求端來看,疫情後的國內經濟復甦乏力、中產階級資產縮水,公務員被欠薪,基層民眾失業使得消費更趨理性,注重性價比與剛需品類,而高端餐飲和網紅餐廳則受到較大衝擊。」

烘焙品牌加速收縮 85°C退出北京

烘焙業同樣陷入「洗牌期」。85°C、三文一杯、伍氏特香包等品牌均在近期出現關店。

經營14年的85°C北京最後一家門店——白廣店,於10月31日正式關閉,標誌著該品牌退出北京市場。

自2007年進軍大陸以來,85°C在鼎盛時期門店數量超過500家,目前仍保有約400家。近期,該品牌在杭州、上海、天津、廣東等地也陸續關閉門店。

A1零食研究所董事長兼CEO周煒平指出,目前行業已進入「縮量時代」,市場正在經歷供需再平衡階段,「無創新、價格戰、低品質、高損耗」成為行業普遍特徵。

從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烘焙業的倒閉速度不僅未放緩,反而加快。業內認為,這背後是供應鏈效率、消費洞察與品牌韌性的綜合較量。

咖啡市場降溫 星巴克關停老店

咖啡類門店也難以倖免。上周星巴克與DIVE COFFEE SHOP各關閉1家門店。

繼此前在大陸關閉近20家標誌性門店後,山西太原首家星巴克於11月1日永久關閉,該門店自2013年開業至今已有十年歷史。

分析:餐飲業競爭將長期激烈

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認為,中國餐飲業雖然經歷了十年爆發式增長,但「底子虛、競爭激烈」。

「當下的艱難,正是多年惡性擴張與低效競爭的結果。」

他指出,全國餐廳數量已超過900萬家,而實際消費客群難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餐飲業的倒閉率短期內難以下降。

除餐飲、烘焙、咖啡業外,大陸超市、商場、體育、教育、服飾及書店等線下業態的關店現象也持續擴大。業內普遍認為,未來一年,大陸線下零售與餐飲市場將進入深度洗牌期,品牌競爭將回歸效率、品質與創新本身。#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