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大陸婦女2009年來港產子,兒子出生後腦癱和四肢殘障,醫務委員會原定2016年展開研訊,但被投訴醫生申請押後研訊並獲批。醫委會上周二(10月28日)宣布終止聆訊。事隔數日,醫委會昨晚(3日)公布,將依《醫生註冊條例》主動覆核該終止聆訊的決定,訂在11月22日下午舉行。

涉事大陸婦女彭紅英2009年在香港浸會醫院誕下兒子黎遠建,孩子出生第3日即出現癲癇,隨後診斷為腦癱及四肢殘障,無法自理。黎氏夫婦2010年向醫務委員會投訴涉事醫生薛守智。

案件多年來停滯不前,直到今年10月28日才迎來首次聆訊。研訊小組當日指出,秘書處無法合理解釋長期延誤的原因,認為繼續審理對被告醫生構成壓迫性及濫用性,因此決定中止程序,並禁止秘書處展開進一步紀律調查。

彭紅英丈夫黎志堅在得悉此結果後,昨日代表兒子申請法援,準備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他在申請文件中列出三大理由,包括有關決定不當、決定在不合理的情況下作出、作出決定者有角色衝突理應避席。

黎批評研訊小組裁決明顯不穩妥,只顧及被告一方利益,未有平衡病人及公益,亦未有解釋延誤8年的原因之前作出裁決。研訊小組主席鄧惠瓊沒主動要求秘書處儘快解釋延誤並予以改善,以及就延誤道歉,褫奪了投訴人獲得研訊的權利,更質疑她草草結案是為了避免自己被問責。

大陸夫婦黎志堅及彭紅英(右二及右一)10月29日在香港召開記者會。(霄龍/大紀元)
大陸夫婦黎志堅及彭紅英(右二及右一)10月29日在香港召開記者會。(霄龍/大紀元)

同時,醫衞局亦曾要求醫委會交代事件。醫委會昨晚公布,因應案例未在上次研訊中由雙方的法律代表提交給研訊小組考慮,小組根據《醫生註冊條例》主動覆核該決定,有關覆核將於11月22日下午舉行。

黎志堅再發聲明批評研訊小組先前的處理方式失衡,呼籲委員會參考自裁決後,社會各界的強烈不滿及醫務衞生局發出帶有強硬措辭的要求,謹慎覆核裁決,以履行醫委會「行公義、守專業、護社群」的使命。

盧寵茂:研修訂醫生註冊條例

此外,醫衞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出席一個活動後見傳媒時指,醫務委員會處理投訴方面的工作量相當大,過去五年,有差不多8,700個投訴個案。個案令當局思考有沒有需要修訂《醫生註冊條例》。

他已發信給醫委會主席,希望就此個案引發出來的對整個流程程序,以至整個法規方面,看看有沒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醫委會須在8個星期之內回覆當局。在收到醫委會主席的意見後,當局將會考慮修訂法律和立法。

盧並問候涉事兒童黎遠建,希望他可以健康成長,也希望黎志堅對香港醫療制度不會失望。他又說黎遠建在香港出生,是香港居民,社會福利署和教育局都會為他提供適切的援助,例如特殊教育或者其它福利。@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