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外交部長查赫克納(Margus Tsahkna)周二(11月4日)接受採訪時,呼籲中共停止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經濟支持,並敦促北京加入歐洲和美國的努力,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要求實現停火。

查赫克納正在北京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這是愛沙尼亞外交部長十年來的首次訪華。在此期間,俄羅斯對歐洲的侵略以及貿易問題是議程上的主要議題。他會見了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及其他官員。

要求中共施壓俄羅斯

據路透社報道,查赫克納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中共)稱他們沒有涉入這場軍事衝突,但我非常明確地指出,中國(中共)對俄羅斯擁有巨大影響力,而且每周都在增加,因為俄羅斯經濟相當脆弱。」

這種影響力源於俄羅斯在西方制裁後的單方面依賴。具體來說,由於失去歐洲能源市場,俄羅斯被迫以大幅折扣向中國出售石油和天然氣;同時,人民幣已成為俄羅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結算和儲備貨幣,使其經濟運轉而日益受制於中共的金融政策。

查赫克納說:「特朗普總統也說過,這種對俄羅斯的施壓非常重要,中國(中共)應該加入。」

兩用物項管制問題

查赫克納表示,他還向中方同行提出中共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關鍵物項,以助長俄羅斯戰爭努力的問題。但中共否認這些指控。

自俄羅斯於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態度一直是困擾歐盟與北京關係的主要問題。到訪的歐洲領導人一再提出這一問題,但北京的立場幾乎沒有改變。

西方情報機構和媒體指出,中方的經濟支持對俄羅斯至關重要。這些支持主要包括:增加從俄羅斯進口能源,並擴大兩國間使用人民幣進行的雙邊貿易,以幫助俄羅斯實體規避西方金融制裁。

在軍民兩用物項方面,烏克蘭情報部門曾指控,北京向莫斯科供應了大量的無人機、電子晶片和其它部件,這些物項被用於維持俄羅斯的戰爭機器運轉。

愛沙尼亞與其波羅的海鄰國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一樣,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蘇聯武力吞併,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重新獲得獨立。如今,愛沙尼亞將俄羅斯視為其安全主要威脅。

自9月份以來,俄羅斯對歐洲北約國家的無人機入侵和侵犯領空行為有所增加:9月9日至10日,約有20架俄羅斯無人機深入波蘭領空,引發北約戰機升空攔截;9月19日,三架俄羅斯米格-31(MiG-31)戰機未經許可,侵犯愛沙尼亞領空長達12分鐘。這些行動被北約視為對其團結和防禦能力的精心測試。

查赫克納說:「這不是烏克蘭危機溢出效應。這是對北約團結的測試,可謂精心策劃、組織『良好』。」

貿易問題與稀土材料

雙方還討論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歐盟—中國自由貿易協定,這與2020年簽署但自2021年以來一直被凍結的里程碑式歐中投資協定有所不同。但查赫克納補充,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可能會拖慢該協定的完成進度。

北京和歐盟最近就中共擴大稀土出口管制進行會談。他表示,希望歐洲企業能夠在獲取通用許可證方面取得進展,以應對全球供應緊縮。

北京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材料供應,這些材料對包括電動汽車、半導體和導彈在內的高科技製造至關重要。

查赫克納說:「我認為我們應該進行這些談判,這也是中國(中共)的責任——防止這種影響力被濫用。」

愛沙尼亞擁有中國以外少數幾個稀土磁鐵生產設施之一,一家由歐盟資助的工廠已於9月份投入營運。#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