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1月6日),歐盟委員會針對用於汽車、輕型貨車和巴士的中國產輪胎啟動了反補貼調查,理由是有充份證據顯示,中國的生產商從政府獲得了補貼,與歐盟產品展開了不公平的競爭。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反補貼調查是在歐盟執行機構於5月啟動的同一產品反傾銷審查之上進行的。它是歐盟委員會針對中國產品進行的17項新調查中的一個,目的是限制該產品的進口量激增。新的調查可能會帶來雙邊關係變得更為緊張的風險。
由歐盟生產商組成的「反對不公平輪胎進口聯盟」在其投訴中表示,自2021年以來,中國產輪胎的進口量上升了51%,其價格比歐盟製造商低30%~65%,後者的銷售受到了嚴重影響。
「反對不公平輪胎進口聯盟」還指出,中國生產商獲得的補貼包括贈款、優惠貸款、稅收豁免,以及以低於市場價格提供的土地和電力等。
根據相關法律條款,歐盟委員會必須在13個月內結束調查,並可以在9個月內對調查產品施加臨時關稅。
在過去的三年裏,中歐貿易關係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歐盟針對中國產品進行的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越來越多,指定限制措施的產品範圍也不斷擴大,已經涵蓋了鋼鐵、鋁型材、陶瓷、化工、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所加徵的關稅稅率從13%到90%不等。
在高關稅與市場壁壘並存的環境下,中方出口企業正通過轉口貿易的形式來進行規避。比如,以馬來西亞、越南、阿聯酋、土耳其等第三國為轉運樞紐,以逃避歐盟推出的新關稅和限制措施。#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