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周二)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瑞銀集團(UBS)主席警告稱,保險公司競相提升其私募信貸資產的評級,正在為全球金融帶來「迫在眉睫的系統性風險」。阿波羅(Apollo)和艾瑞斯(Ares)的行政總裁對此持不同見解。

瑞銀集團(UBS)主席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周二稱,保險公司正在像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銀行一樣,競相獲取評級。他稱保險業,尤其是美國的保險業,正在進行類似於2008年金融危機前銀行和其它機構利用次級貸款進行「評級套利」的行為。

大型銀行和私募信貸巨頭關係緊張升級

《金融時報》在周二的報道中稱,凱萊赫的觀點與越來越多指出數萬億美元規模的保險業存在風險的聲音不謀而合。這些風險包括其持有的流動性差的私募信貸貸款以及訊息不透明等問題。

凱萊赫表示,目前小型評級機構為了滿足投資合規性要求而大量湧現。他強調,監管機構在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卻未能有效控制保險業。「如果你觀察保險業,你會發現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系統性風險正在逼近。」

凱萊赫認為,「2007年,次級貸款完全是評級機構套利。」

《商業內幕》在其周二的報道中稱,私募股權巨頭阿波羅的行政總裁馬克‧羅文(Marc Rowan)反駁說,「科爾姆(‧凱萊赫)的說法是錯的。」評級本身並非問題所在。他表示贊同其競爭對手、Ares公司的邁克爾‧阿魯格蒂(Michael Arougheti)的觀點,即大型機構才是更好的參與者。

報道稱,值此之際,保險業——這個主要機構投資者通常青睞投資等級債券以獲得穩定回報——正大量湧入私募信貸資產。私募股權投資者也收購或設立了專屬保險貸款機構,例如阿波羅旗下的雅典娜控股(Athene Holding),或直接與大型保險公司合作進行投資。

「系統性風險不斷累積」的說法「並非毫無道理」

羅文以Athene為例,其70%的資產獲得了兩家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評級機構——標普、穆迪和惠譽的評級。羅文對Kroll和DBRS等小型評級機構也給予了高度評價,Athene也使用了這些機構的評級。他解釋,這些機構「目前在結構性產品領域擁有最豐富的專業知識」。

羅文明確指出,並非所有人都仿傚了阿波羅的做法,凱萊赫「思考和談論系統性風險並沒有錯」。但在他看來,「重點不應該放在私募信貸評級上。」

就他所在的行業而言,問題在於企業一直在將資產轉移到開曼群島等司法管轄區,而這些地區「尚未建立起與美國評級和美國各州監管改革相一致的制度」。

羅文表示,「系統性風險不斷累積」的說法「並非毫無道理」,但他認為將焦點放在保險上「是一種容易轉移話題的方式」,在他看來,「信貸就是信貸」。不過,他也明確表示,Athene的資產負債表中,超過90%為投資等級,而銀行的投資等級僅有60%。

羅文表示遺憾今年未能出席全球金融領袖投資高峰會,「通常」他會在會後與凱萊赫、這位「銀行業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進行交流。

是不良行為的問題 而非系統性風險

羅文認為,貸款風險不應該由發行方式與結構來決定,而應以承銷品質為核心。他表示,市場面臨的是晚周期行為與不良行為者的問題,而非系統性風險。

同時,他提到競爭對手「很好地」解釋了信貸領域的現狀。

周一,Ares行政總裁邁克爾‧阿魯格蒂表示,人們對信貸中結構性風險的擔憂「有點令人費解」。隨著周期的持續,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或新進業者」可能在私募信貸領域承擔更高的風險,但該行業大多數公司都秉持著高標準。

阿魯格蒂還表示,「該行業相當集中在最大的平台手中」,他說,「目前籌集並投放的資產中有65%甚至更多都掌握在大型現有機構手中,我認為這些機構專注於正確的風險類型和正確的結構類型。」

(本文參考了《金融時報》和《商業內幕》的相關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