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話講得好: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在常年觀察金融市場的人看來,當前的全球金融市場正上演著一出看似詭異的戲劇。一邊,是美國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等風險資產在高位徘徊;另一邊,則是黃金這樣古老的避險貴金屬(包括白銀),價格的飆升讓最樂觀的黃金長倉都感到咋舌。

風險與避險 本不相容的兩者為何會攜手共舞?

傳統的經濟學教科書會告訴人們,理論上這是不可能的。股市上漲代表著對未來的樂觀,金價飆升則源於對未知的恐懼。然而,現實是,這波漲勢並非簡單的市場恐慌,其背後是舊的全球經濟和金融秩序正在分裂瓦解當中,即正在發生更深層次與結構性的變化。說白了,人們正在親歷一場全球經濟與金融秩序的重置。

在深入探討根源之前,必須先看清眼前的體系是多麼脆弱。由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和監管機構組成的金融穩定理事會(FSB),10月13日在其致二十國集團(G20)的信函中發出了一個極不尋常的警告:資產估值與不確定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前景嚴重脫節,市場隨時可能面臨無序調整的風險。

FSB的警告翻譯成通俗的話就是:別看現在股價這麼高,這很可能是個巨大的泡沫,底下沒有堅實的經濟增長作為支撐,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發崩盤。

這種「脫節」恰好解釋了為何黃金與股市齊飛。推動股市上漲的,更多是各國央行在過去5年裏釋放的海量流動性,以及市場對未來(特別是美聯儲)將再次減息甚至重啟量化寬鬆(QE)的預期。然而,投資者們一邊享受著寬鬆貨幣帶來的資產價格上漲,一邊卻嗅到了背後那濃烈的不安氣息。因此,他們將一部份利潤配置到黃金中,不是為了投機,而是為了購買一張應對系統性崩潰的「保險單」。

投資者對現有貨幣體系信心的動搖

這場全球秩序重置的一個表現,是投資者對現有體系的基石——法定貨幣的信任正在發生動搖。投資者正在尋找方法,以對沖主權風險,即國家債務風險。這在幾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以人們都關注的美國國債為例,筆者作為一個長期觀察與分析時政財經人士,客觀地講,投資者包括政客們必須正視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美國國債總額已經突破37萬億美元大關,並且仍在快速增長。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表態,其主導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將通過削減浪費支出和推動經濟增長,在未來十年內降低美國國債佔GDP(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至94%,以恢復財政理性。

但是,僅就目前而言,面對如此龐大的債務,最終只有兩條出路:要麼是痛苦的財政緊縮,但這在當前兩黨博弈的政治環境下很難;要麼就是持續發行國債,並且讓美元貶值,以此來稀釋債務的實際價值。這種做法雖然達到了短期目的,但從長遠看,卻不可避免地損害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縱觀世界主要國家,都是這樣的操作。10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財政監測報告》。報告顯示,到2029年,全球公共債務規模預計將超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全球GDP)的100%,在極端情境下甚至可能達到123%,將創下自1948年以來的新高。

棋局的另一端 中共在恐慌中「擁抱」黃金

中共政府的反應則是在各國政府中最激烈、也最說明問題的。中共央行已經連續11個月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買家,其背後,藏著的是中共政權深刻的不安全感和對其自身經濟模式失敗的恐懼。

首先,是為外部的「備戰」,為潛在衝突儲備硬通貨。俄羅斯的遭遇讓北京的決策者們看到了,一旦台海發生衝突,中共當局在海外的上萬億美元資產將被凍結。因此,系統性地、不動聲色地拋售美債、增持黃金,是其為最壞情況做的戰略準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金融投資,而是為其政治野心服務的「戰備物資」。

其次,是為內部的「潰敗」對沖,用黃金為失敗的經濟模式「背書」。中共認為,比外部威脅更可怕的,是其曾經自誇的經濟模式正在內部瓦解。

以恒大、碧桂園為代表的房地產巨頭接連爆煲,留下了天文數字的爛尾樓和債務,摧毀了無數中產家庭的財富。房地產作為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的引擎,如今已然熄火,並成為引爆金融危機的最大隱患。

靠賣地為生的「土地財政」模式走到了盡頭,地方政府債台高筑,許多地區已陷入事實上的破產,只能依靠中央的轉移支付苟延殘喘。

民營企業投資意願低迷,外資大規模撤離,年輕人失業率高企,社會消費極度疲弱。當一個政權無法再為民眾提供經濟增長的承諾時,其統治就會出現危機。

在這種背景下,中共當局瘋狂購入黃金,實際上是對內的一種「信用維穩」。當人民幣的價值因經濟衰退和濫發而受到質疑時,他們需要用黃金這個硬通貨,來向國內和國際社會證明,人民幣背後還有東西在支撐。這種行為,無異於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在牌桌上亮出自己最後一塊金錶,試圖證明自己還有實力。

舊的秩序崩潰 重置後新秩序建立

回到最初的問題,金價為何與風險資產一同飆升?因為人們正處在一個舊秩序崩潰瓦解、新秩序尚未建立的重置過渡期。支撐這一切的信用基礎已經出現了裂痕:各國政府為了稀釋債務而持續發行國債以新還舊、同時競相讓法定貨幣貶值,更有像中共這樣因內部治理失敗而陷入恐慌、試圖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政權。

因此,黃金價格的上漲,不再僅僅是抵禦通貨膨脹,而是地緣政治的「溫度計」,是全球信用的「試金石」,也是對未來深度不確定性的一次全民公投。@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