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技術提供商笛卡爾公司(Descartes)周一(11月10日)表示,由於關稅政策不斷變化,進口商對於向美國進口商品持謹慎態度。10月份美國貨櫃貨物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7.5%,其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量暴跌16.3%,但10月份中國進口環比增長了5.4%。
美國港口上個月共處理了230萬個標準箱(TEU),較9月份下降0.1%,低於通常標誌著貿易高峰的240萬至260萬TEU區間,這也是過去十年中僅有的第二次10月份出現環比下降。
隨著假日商品陸續上架,庫存充足,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和哈克特諮詢公司(Hackett Associates)預計,11月和12月美國進口量將放緩,可能降至200萬TEU以下。
今年預期中的進口下滑,部份反映了2024年末的一波進口激增,這波激增是源於對潛在港口罷工的擔憂,以及與關稅相關的提前採購行為——這些因素導致原本預定在稍後月份發運的貨物提前運抵。
哈克特諮詢公司創始人本‧哈克特(Ben Hackett)表示,「我們預計今年進口量將比2024年略有下降,並在2026年第一季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中國的進口量10月份環比增長5.4%,達到803,901標準箱,但與2024年相比,其主要類別進口量普遍下降,其中傢俬與床上用品下降13.6%、玩具與運動用品下降30.4%、電器設備下降17.2%。
笛卡爾公司表示,「10月份的進口數據反映出進口商持續的謹慎態度,同比普遍下降,環比有限增長。隨著近期中美貿易談判達成新的貿易條款,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的份額短期內可能會趨於穩定。」
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20%「芬太尼」關稅,將於11月10日降至10%,而原計劃提高對等關稅的措施已被推遲一年。同時,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的10%關稅仍然有效,最高法院正在審查其合法性。
根據笛卡爾公司的統計,10月份美國從十大進口來源國的進口量環比增長1.3%,主要受到中國恢復的推動,但部份被亞洲其它國家的下降抵消,其中來自印度、泰國和越南的進口量分別下降了19%、6%和4.8%。
(本文參考路透社相關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