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主流天文學界堅稱3I/ATLAS是一顆古老的天然彗星,但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教授的最新評估再次引發關注:這顆星際訪客在近距離掠過太陽後,不僅沒有如預期般解體,其堅韌的表現可能再次指向一個驚人的結論——它是一艘「外星探測器」。
勒布的質疑:3I/ATLAS挑戰天然極限
勒布教授對3I/ATLAS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該彗星剛被發現時,他就曾提出質疑,認為3I/ATLAS展現出的異常非引力加速行為以及它在穿越太陽系時表現出的堅韌性,都與傳統彗星模型存在矛盾。勒布曾暗示,這顆70多億年歷史的星際訪客,可能並非完全是「自然」天體。
勒布新的推測基於這顆星際彗星在10月29日飛越近日點後,展現出的兩大「異常」:
未解體之謎: 勒布在網誌中計算,如果3I/ATLAS是一個天然天體,在承受太陽強大引力時,它應該已經分裂成至少16塊碎片。但最新觀測顯示,該彗星看起來完好無損。
勒布因此認為,如果後續觀測確認它未解體,科學界將不得不考慮它並非天然彗星。
質量與噴射: 勒布根據最新的噴流圖像和彗星質量進行估算,發現該彗星需要遠大於觀測到的表面積才能解釋其物質噴射量,這也支持了其非「自然」構造的猜想。
主流科學界反駁:錯誤解讀
儘管勒布的觀點令人震撼,但絕大多數天文學家對此表示強烈質疑,他們認為這不過是對科學數據的錯誤解讀。
羅威爾天文台研究員張啟成(Qicheng Zhang)等專家指出:「所有圖像都顯示這是一顆相當普通/健康的彗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彗核破碎。」
張啟成直接批評勒布的主張是對彗星軌道參數「令人震驚的錯誤解讀」。
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教授傑森‧懷特(Jason T Wright)更嚴厲指出,勒布在其論述中「暴露出對既定行星科學概念不熟悉」,並得出錯誤結論。
身份未定論:12月19日將揭曉更多線索
這場關於星際訪客3I/ATLAS身份的激烈爭議仍在持續。它究竟是有史以來最古老、最龐大的天然彗星,還是如勒布所推測的一艘外星探測器?
12月19日,3I/ATLAS將位於最接近地球的位置,屆時天文學家將進行更精密的觀測,或許能為這場科學論戰帶來更多決定性的證據。#
(本文參考了《生活科學》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