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再生能源熱潮持續升溫,許多國家已屢創清潔能源擴張新紀錄。然而,在許多電網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已超越了關鍵支援基礎設施的發展,包括充足的電力線路和可靠實用的能源儲存方案。結果,清潔能源面臨兩難局面——大量新清潔能源項目無電網可以接入,同時已有大量清潔能源於無需用電時段供應。隨著全球電氣化速度急劇提升,這一狀況將會改變。

《Oilprice》的Haley Zaremba表示,人工智能熱潮正重塑全球能源系統、政策、投資及基礎建設。私營部門正瘋狂建設數據中心,公營部門則努力預測並充分準備未來能源需求。問題是,沒有人確切知道未來科技部門將消耗多少能源,但多數專家預測需求將非常龐大。

儘管人工智能極為耗能且其整合速度快速擴張,但科學家也認為,AI將被用來大幅提升眾多其他行業的能源效率,為公用事業帶來複雜的挑戰。

Zaremba續指,人類明確需要所有可利用的清潔能源,以支持日益電氣化及數據驅動的世界,且不能犧牲氣候目標。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允許新可再生電力項目因電網連結延遲而受阻,也不能在高峰期無償放出清潔能源。正如《Utility Drive》上周所報導,「免費過剩可再生能源的時代已經結束」。

2025年全球將創下負電價的歷史紀錄,因供給過剩和需求不足,公用事業將價格降至零以下,實際上是付費讓消費者使用電力。雖然短期看來對消費者有利,但長期對投資者和電網造成嚴重問題,且大量剩餘電力因此浪費。

《Utility Drive》指出「隨著能源需求攀升,浪費電力將成為負擔不起的奢侈」,剩餘電力問題將很快消失。避免能源浪費需大幅提升能源效率與儲能技術,尤其是長期能源儲存,它可以在生產高峰期收集多餘電力,並在需要時(例如日落後或日照較短的季節)將電力回饋電網。@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