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11時24分,江蘇蘇州張家港市鳳凰山景區永慶寺突發火災,其標誌性建築文昌閣付之一炬。寺內其它建築(如羅漢堂、大雄寶殿)及周邊林區未受波及。

網傳影片顯示,永慶寺內一棟多層閣樓建築從上到下燃起熊熊大火,僅剩混凝土框架,木質結構完全焚燬。在距離景區數公里外的住宅區觀察,山上的火勢和煙塵仍然清晰可見。

下午,張家港市鳳凰鎮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12日11時24分,張家港市鳳凰山一仿古建築發生火情,明火已撲滅,無人員亡,未對周邊林區造成影響。起火原因正在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永慶寺初建於東吳赤烏年間,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侍御司陸孝本舍宅擴建,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與杭州靈隱寺、鎮江金山寺齊名。明清兩朝曾6次修繕,寺基最廣時達86畝。元朝末年,施耐庵曾隱居於文昌閣創作《水滸傳》,留有洗硯池、磨劍石等遺蹟;唐天寶十二年,鑒真和尚東渡前曾到永慶寺參禮。

中共建政後,大肆迫害僧侶信徒,1958年永慶寺遭徹底破壞,寺廢僧散。1993年,鳳凰鎮新建一仿古寺廟,因考慮到歷史上「永慶寺」的知名度,獲命名為「永慶寺」,但寺內並保留無任何古代舊寺建築結構部分。1999年對外開放,2007年被列為張家港市文物保護單位。

永慶寺火災引發廣泛關注

遊戲博主、微博大V「張佳ZHJ」說,「蘇州張家港鳳凰山1500多年歷史的仿古建築永慶寺文昌閣發生火情。明清時期六次修繕(明2次、清4次)1993年重建仿古建築,還是挺可惜的⋯⋯仿古價值也不菲,不少珍貴木材損失,木工、雕工、漆工手藝斷層⋯⋯這還是施耐庵寫《水滸傳》的地方 ​。」

攝影博主、微博大V「文卿卿我」表示,「看到蘇州永慶寺文昌閣被大火燒得只剩水泥框架,我心裏別提多難受了。雖說這文昌閣是1993年重建的,不是1500年前的原建築,但它可是施耐庵寫《水滸傳》的隱居地,承載著地方上的文化記憶,平時去鳳凰山玩,必去這兒打卡,如今說沒就沒了,實在可惜。

「更讓人費解的是,火災前11天寺裏才搞過消防演練,結果轉頭就刪了通告,這不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嗎?仿古建築大多是木質結構,本來就容易著火,再加上寺裏有香火明火,電路也可能老化,消防隱患本來就多,哪經得起這樣『走過場』的防護?

「文化遺產保護從來不是做表面功夫。建一座仿古樓閣要花不少錢,更重要的是裏面的文化韻味和工藝傳承,燒沒了再想復原,不僅成本高,很多傳統手藝也未必能找回來。希望這次事件能給所有文保單位提個醒,別再把消防檢查、安全演練當任務應付,真真切切把防護措施做到位。也期待文昌閣重建時,能把防火標準提上去,別讓千年文脈再毀在疏忽大意上。」
#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