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航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副總經理鄧海清因個人原因辭職,離任日期為2025年11月13日。鄧海清是大陸知名經濟學家。其過往言論曾引起民眾不滿。
鄧海清2020年12月加入中航基金,並於2021年12月15日起擔任公司副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鄧海清曾在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任職,後曾任職於中信證券研究部與資管部,並擔任過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2020年12月,他加入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21年12月15日至2025年11月13日期間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鄧海清今年首次卸任重要職務。今年5月6日,他卸任中航混改精選的基金經理一職,此後名下已無在管基金,僅保留副總經理與首席投資官職務。
鄧海清2023年2月2日接受陸媒鳳凰網財經「封面直播」採訪時稱,現在大陸很多年輕人抱怨工資太低、不敢消費是因為能力水平不夠,還稱在泰國、越南只給目前中國年輕人一半的工資就能幹一樣的活。
當時此說法引發大陸網絡關注,相關話題立即登上大陸微博、百度熱搜頭榜。
網民留言質問:「20年前外資企業做普工可以拿到兩三千,現在內地的很多工廠也才兩三千,你能解釋一下嗎?」「一樣的工作外企為甚麼工資高於國內私企?你說說?」「我在公司業績是拔尖的,但是老闆給的點數太低了,工資只有1萬左右,上了兩年工資還要降,我離職了。」
還有網民嗆道:「有道理但不多。比越南泰國,你怎麼不比美國呢?」「怎麼不比德國、法國、芬蘭呢?」「時代人口紅利被你吃完了,然後說年輕人不努力。」「好的不比,倒是會比差的。」「經濟趕超英美,工資趕超越南。」
另有網民說:「越南泰國房地產可不比我們這麼厲害,割韭菜的時候怎麼沒說我們能力低啊。」「從小爸媽的教育就是跟好學生比較,為甚麼到專家這就是跟壞學生比了呢。」
陸媒報道鄧海清的說辭時稱鄧是專家,對此網民斥責:「專家這個稱呼在現代來說是貶義詞。」「我建議專家不要建議。」「這真的是專家發言嗎?建議讓我來當專家。」「磚家已經沒有話題了!拿年輕人開刀,賺口水費了。」#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