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中共四中全會結束後,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相繼刊登了部份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關於四中全會的系列文章,基本是官場套話,並無看點。這些文章提及習近平的次數多少不一、差距較大,算是有些不尋常。但11月12日張又俠的文章多達20次提及習,顯得很不尋常,政治局成員們對四中全會的平庸書面表態忽然掀起了波瀾。

張又俠忽然突兀「捧習」?

11月12日的《人民日報》第6版刊登了張又俠的署名文章《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文章開篇就提及了「習核心」和習的「強軍思想」,逾4,7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20次。這與11月3日張又俠在全軍學習四中全會精神首場報告會上的態度對比鮮明。

11月4日的《人民日報》第4版曾報道《全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首場報告會舉行》。當時的報道中,張又俠提及了習近平的講話,提及了「兩個確立」;但沒有提到「兩個維護」;也沒有提及習的「強軍思想」,而是稱「強軍實踐」。

8天後,張又俠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卻連續提及習20次,幾乎在每一個重要段落都提到了習。

中共軍隊曾在四中全會前獨自拋出了何衛東、苗華等9名上將的處理結果,頗有逼宮之意。儘管四中全會並未發生外界預計的重大人事變動,但習近平提拔的軍隊高級將領要麼被官宣落馬,要麼被消失,外界普遍分析習近平實質上失去了軍權。張又俠被認為實際在掌控軍隊,之前的表態也儘量淡化中共黨魁。

11月5日,習近平在海南三亞參加福建號航母交付儀式,張又俠並未陪同,原本應現身的中共海軍和南部戰區主官也沒有亮相,儀式規模大幅縮水。黨媒報道還拖延了2天才發布。這些跡象似乎進一步顯示軍隊不願再為中共黨魁捧場。

此時,張又俠忽然發文「捧習」,顯得十分突兀。張又俠的文章與之前一些政治局常委、委員的同類文章也有很大不同,背後似乎透著蹊蹺。

2025年3月5日,張又俠在中共人大會議上。(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5年3月5日,張又俠在中共人大會議上。(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4個政治局常委的文章

10月30日,《人民日報》首先刊登了李強的文章《「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約5,000字的文章總計提及習4次,其中2次後面跟著「黨中央」,2次涉及「習思想」,但並未說習近平對制定「十五五」規劃起了甚麼作用。這篇文章沒有「捧習」。

10月31日,《人民日報 》刊登了王滬寧的文章《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逾4,7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14次,每個主要觀點幾乎都引用了習近平的話,比如「新發展理念」;發展「新質生產力」;經濟「內循環」等;還稱要學習習近平關於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王滬寧仍在「捧習」,因為這些口號應該主要是他幫習近平杜撰出來的,他不能否定自己。

11月3日,《人民日報 》刊登了蔡奇的文章《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超過5,0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7次,主要是提到「習思想」,但沒有再說學習「習思想」要「入腦入心入魂」之類的話。作為習近平之前的鐵桿,蔡奇的文章不算「捧習」,多是中規中矩的標準套話。

11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丁薛祥的文章《「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超過5,0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7次,也不算捧習;而且在第一段提及「習思想」時,把馬、列、毛、鄧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先放在了前面,與上述三個政治局常委不同。

暫時沒有看到《人民日報》刊登趙樂際和李希的文章,從11月5日起,其他一些政治局委員的文章相繼出現。

其他政治局委員的文章

11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王毅的文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約5,0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15次,包括多次強調習的「外交思想」。王毅仍在「捧習」,他不能否定習的「外交思想」,否則就等於否定了他自己過去12年多的外交工作。

11月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劉國中的文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逾5,0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3次,沒有「捧習」。

11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李書磊的文章《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5,000多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8次,算在某種程度上「捧習」。

11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李鴻忠的文章《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逾5,0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15次,李鴻忠仍在「捧習」,但沒有了以往露骨表忠的話。

11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何立峰的文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逾4,800字的文章中總計提及習3次。何立峰應算習近平的貼身跟班,外出時基本不離左右,但四中全會後的書面表態沒有「捧習」。

11月12日 ,《人民日報》刊登了張又俠的文章。至此有4個政治局常委、6個政治局委員發文,在四中全會後做出書面表態。張又俠的文章提及習20次,是所有人中最多的。

前面9人中,有4人仍在「捧習」,1人某種程度上「捧習」,4人基本沒有「捧習」,算一半一半。2個政治局常委趙樂際、李希似乎暫時被略過;其他政治局委員按照以往的排名,馬興瑞、尹力、石泰峰、李幹傑也暫時被略過。不知他們是不願意發文表態,還是沒有被安排。

何衛東已經落馬,張又俠之後,還有6個政治局委員,可能也會被安排發文表態。

政治局成員們的文章,應該基本是秘書們寫的,但政治局委員自己會審稿;《人民日報》發表前,應該還有人最後把關審核,但基本上維持了原稿的大體內容。這些文章提及習的次數多少不同,差別很大,似乎沒有經過統一調整。

然而,仔細閱讀張又俠的文章會發現,每一處插入習近平的話,與後面的內容雖有關聯,但過渡明顯不夠平順,應是出自不同人之手。最可能的是文章初稿完成後,在審核過程中,每一個重要段落都被有意強行插入了習近平的話,文字不大通順。

張又俠「捧習」?還是「貶習」?

新華社網站首頁曾轉載了上述的一些文章,張又俠的文章也被轉載,明顯得到了不同的安排。

張又俠的文章籠統提到了習的「強軍思想」,但沒有系統的內容闡述。特別是「十五五」期間的軍隊規劃,按照所謂「軍委主席負責制」,本應由習近平本人提出相關的具體規劃、至少要有思路,結果卻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撰文描述,軍委主席反而更像靠邊站了。

習的所謂「強軍思想」只是一些零碎的口號,既無新意,也無真正的指導意義。比如,2013年3月,習近平在中共人大會議期間對軍隊代表團訓話時稱,「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軍隊,是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這句話在張又俠的文章中沒有被提及。

文章提及「十五五」時期軍隊的重點任務時,僅籠統引用了習近平的話,其餘內容實際是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一些想法,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這一關鍵議題上竟然讓位了。

文章最後談到「十五五」時期軍隊現代化的質量效益問題,繼續套用習近平的一些話,提出要「嚴把關、抓督導,確保質量託底、能力託底、廉潔託底」。這更像是在暗示之前軍隊裝備的質量「不託底」,廉潔也「不託底」。

張又俠和一些高級將領不參加福建艦交付儀式,新華社則稱習近平「親自決策」,似乎是在推責。習近平一手提拔的軍隊高級將領大量出事,越反腐越腐敗,軍委主席責任最大。

文章提出「成本控制和經濟可承受理念」,和「走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續發展路子」,以及「把有限資源用在刀刃上、用出效益來」。這些都像是對過去的某種否定。

文章還稱要「糾治脫離實戰、重複分散、粗放低效等問題」,點出了「以往一些規劃任務推進不理想……政策制度不夠配套」、建設「中梗阻」、跨域協同「老大難」等問題,並提出「加強軍事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防止合成謬誤、分解謬誤」。

擔任了軍委主席13年的習近平,對這些問題的責任同樣最大。張又俠的文章提到習20次,似乎在「捧習」,但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實際在「貶習」。

結語

中共政治局成員接連發文對四中全會表態,也相當於對習表態,儘管態度不一,但因官話連篇,基本無人關注。張又俠的文章忽然突兀「捧習」,還被新華社特別轉載,意外掀起了波瀾。

中共軍委主席沒有對「十五五」時期軍隊的重點任務做出規劃,反而由軍委副主席發文闡述。張又俠的文章貌似「捧習」,同時又在「貶習」,故意而為的維護「核心」和虛構的「團結」,再一次透露了中共艱難維繫政局的尷尬。

四中全會雖然僵局難破,但中共權力架構包括軍隊指揮系統仍在繼續發生變化,中共表面上不願被外界看破,但似乎又在有意無意地透露變局的訊號。中南海這種不倫不類的運作機制,正在成為北京政局的新常態。#

(《大紀元》首發)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