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周四(11月13日)公布美韓高峰會談聯合說明文件,內含美國正式批准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計劃,並支持韓國取得鈾濃縮及乏燃料後處理能力。
白宮公布的文件,概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於今年8月在白宮及10月在韓國慶州舉行的兩次峰會成果。此文件涵蓋多項美韓貿易與安全協議。
文件中寫道:「根據雙邊《123協議》並遵循美國法律規定,美國支持促成大韓民國進行和平用途的民用鈾濃縮與乏燃料後處理。」與此同時,「美國已批准大韓民國建造核動力攻擊型潛艦。」
美韓《123協議》(123Agreement)是一項以美國《原子能法》第123條命名的民用核能合作協定,該協定原本禁止韓國進行鈾濃縮及乏燃料後處理,僅允許核能用於「和平」用途。此次,美國特別批准韓國在和平用途的前提下開展鈾濃縮及乏燃料後處理活動。
韓國多年來一直尋求修改《123協議》,以獲得鈾濃縮與乏燃料後處理的權利。協議規定的鈾濃縮濃度,限制了核潛艇所需的高濃縮鈾的獲取。觀察人士指出,首爾與華盛頓可能需修訂協定或另設安排,才能讓韓國獲得操作核動力潛艦的能力。
據稱,韓國計劃在2030年代中期前獲得四艘以上、排水量5,000噸級的常規武裝核動力潛艦。
美國正式支持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標誌著韓國在應對朝鮮核威脅上取得關鍵進展。特朗普政府正在要求印太地區盟友提升實力,以應對中共所構成的「主要威脅」。
文件表示,兩國領導人同意加強美國對「所有區域威脅」包括朝鮮的常規威懾,同時也暗示美國希望韓國在威懾中共威脅上有所作為。文件還確認,雙方承認自2006年以來達成的相關共識。
2006年的聯合聲明中提到「戰略靈活性」,是指美國希望駐韓美軍不只防衛朝鮮半島,還能參與應對與中共有關的各種軍事突發事件,包括可能發生的台灣衝突。
2006年的文件指出,韓國承認「戰略靈活性」的必要性,美國則尊重韓國的立場,韓國不會在違背國民意願的情況下參與區域衝突。
美承諾美軍「持久」駐韓 移交戰時指揮權
在防務方面,文件指出,美國強調將透過「持久駐軍」方式,維持駐韓美軍(USFK)的存在,以履行對盟友的防務承諾。回應外界對美軍可能撤出或縮編的猜測。
文件確認韓國將依法律規定,儘速將防務支出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5%。
根據文件,韓國承諾在2030年前投入250億美元採購美制軍事裝備,並為駐韓美軍提供價值達330億美元的全面支持計劃。
美國也重申將以核武等全方位軍事能力保護盟友,擴大對潛在威脅的嚇阻。特朗普與李在明承諾將通過協商機制,包括核諮商小組(Nuclear Consultative Group,NCG)加強雙邊合作。
此外,美韓領導人都同意加速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OPCON)給韓國,韓國政府計劃在李在明任期結束前(2030年)完成此目標。
文件指出:「在美國的支持下,大韓民國承諾加快強化軍事能力的步伐,以領導聯合常規防禦對抗朝鮮。」「其中包括採購美國先進武器系統,以及擴大雙邊防務工業合作,涵蓋高科技武器系統領域。」
韓國在1950至1953年的韓戰期間,將部隊的作戰指揮權移交給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部(U.N. Command)。1978年,指揮權再轉交給韓美聯合軍司令部。韓國已在1994年取得和平時期的作戰指揮權。但戰時作戰指揮權仍由美方掌握。
韓國獲美降關稅及晶片最惠國待遇
在貿易方面,韓國承諾對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換取美國將汽車、汽車零件、木材等領域的關稅,從25%降至15%。
若美國未來對外國藥品徵收關稅,韓國的藥品稅率最高不會超過15%。
美國還承諾,若未來與其它國家或地區達成新的晶片和半導體貿易協議,且協議所涵蓋的晶片貿易量與韓國目前規模相當,那麼美國給韓國的晶片半導體關稅待遇將「不遜於」該協議中提供的條件。
文件還指出,美韓雙邊協議將解決韓國對食品和農產品貿易設置的非關稅壁壘,以促進互惠貿易,相關措施包括:設立美國園藝產品專線、保障美國肉類與乳酪市場准入、簡化農業生物科技產品審批,並解決積壓申請。
此外,雙方承諾確保美國企業在數碼服務相關法律與政策(包括網絡使用費和線上平台規範)方面不受歧視,或不必要的限制。
文件闡明,韓國承諾對美國造船業投資1,500億美元,並基於韓美簽署的韓美投資諒解備忘錄(MOU)對美進行2,000億美元規模的戰略性投資。考慮到韓國對美投資可能對外匯市場造成影響,雙方同意,韓國每年對美現金投資上限不超過200億美元、能要求調整籌資金額和時間等。
這份聯合文件是李在明上任以來首份高層級雙邊官方文件。#
(本文參考了韓聯社的報道)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