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1個月大、患有長期病患的男嬰感染甲型流感,留院超過周後,因併發症延至昨日(14日)離世,為今年第二宗兒童感染流感後死亡個案。港大醫學院兒科教授葉柏強表示,今年夏季流感較以往嚴重,兒童重症個案上升,並指當中高危群組須特別注意,包括年幼嬰幼兒、長者和長期病患者。他又預料,未來數周流感情況仍可能反覆,並可能與冬季流感季節「無縫交接」。
葉柏強今早在一個港台節目中表示,今年夏季流感爆發明顯延長,9月開學後感染個案上升。他稱,多宗兒童重症與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流感疫苗,本季流行的甲型H3病毒與過去常見的病毒株H1不同,市民及兒童的免疫記憶偏低。
半歲至2歲的幼童今季的流感疫苗接種率仍偏低,由於他們仍未上學,疫苗接種計劃的外展隊未能覆蓋,若家長不主動帶他們打針,他們會是較高危的一群。他提醒,9歲以下兒童如首次接種流感疫苗需分兩針,間隔4星期,並在完成後約兩星期才建立足夠抗體,呼籲家長「愈早打愈好」。
葉柏強強調,本港有兩個群組感染後風險特別高,第一是年紀小的嬰幼兒,特別是6個月至2歲幼兒本季接種率普遍偏低,或因未上學,難以透過校園外展接種計劃覆蓋。另外是長者以及患有長期病患人士,包括心肺疾病、免疫力低下、長期服用抑制免疫藥物的患者,體弱或免疫系統受抑制者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大增。葉柏強形容,兩組群組「感染後風險高且惡化快」。該名離世11個月男嬰同時屬於「年紀小」及「有長期病患」兩項高危因素,情況尤其危險。
葉柏強提醒,高危人士若在發病頭48小時內求醫,服用非常有效的抗流感藥物,可減低併發症及死亡風險。
他表示,鄰近地區如日本等正出現不同H3流感變種,市民免疫記憶普遍不足,外遊後帶回病毒或增加本地爆發風險。他提醒市民外遊前接種疫苗,並在旅程中保持個人衛生,避免近距離接觸有病徵人士。@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