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使用牙線是甚麼時候?口腔保健不僅關乎笑容,也可能影響大腦健康。最新研究顯示,口腔狀況與中風風險相關:牙齦疾病者的中風機率明顯升高,且日後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與思維變慢。

兩項發表於《Neurology Open Access》的研究,使用同一數據,將牙齦病與蛀牙與中風及腦部病變風險上升聯繫起來。兩項研究均由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醫學院神經學家Souvik Sen領導。

Sen表示:「我們發現:同時有蛀牙與牙齦病者的中風風險,較僅有牙齦病者約翻倍。」他強調,規律刷牙、使用牙線與定期牙科檢查,應納入中風預防。

牙齦疾病的影響

牙齦疾病,又稱牙周病,是常見慢性病之一,影響約半數成年人。它始於牙齦炎,若未治療可進展為牙周炎,造成牙齦退縮與牙齒鬆動。研究顯示,同時患有牙齦病與蛀牙者,中風風險增加86%,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6%;僅有牙齦疾病患者的中風風險則增加44%。

該研究追蹤近6,000名平均63歲的成年人超過20年。結果顯示,牙齦健康者中僅4%發生中風;牙齦疾病者約7%;同時患牙齦病與蛀牙者達10%。森博士指出:「若能定期接受預防性牙科護理,牙齦疾病與蛀牙風險可降低約81%。」

第二項研究發現,口腔健康與腦部小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研究追蹤1,143名老年人,間隔15年對其進行牙科與腦部磁力共振(MRI)檢查。即使排除高血壓、糖尿病及吸煙等因素,中年牙齦病患者,晚年出現白質高訊號病變的機率仍高出56%。這些微小病變與記憶喪失、平衡問題及思維變慢有關。

炎症的關鍵角色

口腔感染引發的慢性發炎,可能是影響腦部健康的關鍵機制。當牙齦感染的細菌進入血液,免疫系統釋放炎症分子,損傷血管內壁並促進動脈硬化與血栓形成。這些變化會影響腦部血流,增加中風與腦損傷風險。

部份口腔細菌已在中風患者的動脈斑塊中被發現。田納西州牙醫Allison Wilson指出:「每次刷牙或使用牙線時,若牙齦發炎,細菌可能進入血流。這在牙周病患者中特別危險。」

做好預防:刷牙+牙線+定期洗牙

雖然這些研究尚不足以證明因果,但強而有力地支持良好口腔衛生的重要性。米蘭大學神經學家萊昂納多·潘托尼(Leonardo Pantoni)在評論中指出,維持口腔清潔或有助預防中風與腦部小血管損傷。

立即行動:每日早晚刷牙、餐後使用牙線。

定期保養:每 6 個月進行牙科檢查與洗牙,及早清除牙結石。

警訊處理:牙齦出血是牙齦炎早期警訊;若不處理,牙菌斑會石灰化為牙結石並藏匿於牙齦下,引發更深層發炎,只能由牙醫處理。

重點:把牙線與定期洗牙視為腦血管保健的一部份,既護口腔,也可能守住你的記憶與清晰思維。

作者簡介:卡拉·米歇爾·米勒(Cara Michelle Miller)為《英文大紀元時報》健康版記者,專長於醫學與公共衛生議題。


原文 Gum Disease Linked to Nearly Doubled Stroke Risk in Major Study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