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大陸婦女2009年來港產子,孩子出生後被診斷患有腦癱及四肢殘障。該雙非夫婦翌年向醫委會投訴涉事醫生,直到今年10月才進行首次聆訊,但研訊小組裁定永久擱置聆訊。事件經公開及傳媒報道,醫委會轄下研訊小組今日(22日)舉行覆核研訊後,撤回永久擱置聆訊的決定。
該對大陸夫婦黎志堅及彭紅英,由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陪同出席聆訊,夫婦稱希望醫委會推翻之前的決定,並在裁決時考慮公眾利益。彭鴻昌則認為,覆核永久擱置聆訊的決定後,仍然要正式研訊才能還夫婦公道。
研訊主席由醫委會主席鄧惠瓊擔任。涉事醫生薛守智無出席,其代表大律師鮑進龍稱,該案2016年首次研訊後,延誤8年半才再次跟進,非常不尋常。
他透露,薛守智在等候期間有抑鬱焦慮,要求診精神科。大律師質疑,秘書處沒有解釋為何延誤,認為會影響研訊過程、公平性及司法公義,主張研訊小組應永久終止研訊。
控方:要知真相
控方大律師呂世杰稱,小組之前已證明案件能公平審訊,辯方在今年7月前,從無投訴審訊有延誤,強調當事人要知道真相。另外,辯方未有提供被告求診精神科醫生的證據。
控方並主張,研訊小組擱置聆訊無助懲罰行政失當,應考慮繼續或擱置聆訊,何者對公眾利益最大。萬一被告獲判無罪,亦可恢復大眾對醫療專業的信心。
研訊下午1時半起歷時3小時後,醫委會研訊小組退庭商議,到下午6時左右,決定撤回永久擱置聆訊的決定。
永久終止研訊後4日決定主動覆核
醫委會研訊小組在10月28日,裁定審訊時間過長,對醫生不公,宣布永久擱置聆訊。29日,事主夫婦在記者會公開事件。到30日,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致函醫委會主席,要求交代醫委會處理醫療投訴的調查及紀律研訊機制,並因應個案全面檢視研訊流程及提出改善建議,以回應社會對醫護專業操守的期望。
11月3日,醫委會決定覆核10月28日的決定。4日,盧寵茂要求醫委會在8星期內提交檢討報告。5日,申訴專員公署稱會就衞生署轄下管理委員會秘書處處理醫療事故投訴,及醫療專業人員註冊程序和機制,展開全面調查。@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