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博物館在2025年11月20日開始大型古埃及文物展覽,吸引不少市民參觀。古埃及文明有五千年以上歷史,到了今天仍然引起公眾強烈興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太多未解之謎:圖坦卡門古墓是否有詛咒、猶太人的《聖經》描述的古埃及是否真實、人面獅身像的起源⋯⋯,但最大的疑問必然是古埃及建造物,特別是金字塔的神袐建造方法。更有趣的是,金字塔建築物並不是埃及獨有,地球上不少地區都有金字塔。它們之間究竟有沒有某種聯繫?
主流考古學用了很多方法解釋古埃及金字塔如何建造,但總不能令人信服。其實,只要親身到過開羅的吉薩金字塔羣,不得不讚歎這些古代巨型建築物的鬼斧神工。筆者親身體驗金字塔的內部結構,認為以下幾點是傳統考古學未能解釋的地方:(一)金字塔由巨石組成(每塊巨石平均重量超過10噸),極度精準的切口對接,沒有露出半點空隙。古埃及人如何掌握這種精確技術?(二)金字塔的內部結構到現在仍未完全清楚。美國太空總署和其它科學機構用了遙感技術探測,不單止發現金字塔內部有其它未知的空間,甚至金字塔的底部也可能有秘密隧道。如此複雜的結構不可能用堆砌積木的簡單方法去建造;(三)最難解答的問題是:當時的埃及勞工是用甚麼方法搬運巨石到金字塔的頂端?近年的考古發現,建造金字塔的勞工並不是如電影《金字塔血淚史》所描繪的奴隸,反而是像現代的工廠工人那樣,有足夠的食物和休息時間。
中古時期的阿拉伯歷史學家記錄了建造埃及金字塔的傳說:上古建築師是用樂器和唱頌令巨石升起的。我們現在沒有發現與金字塔建造藍圖和方法有關的文獻流傳下來。很多解釋金字塔建造的理論只不過是推斷,而非肯定的事實。如果說古埃及人能用聲波科技移動巨石,那又的確是匪夷所思。不過,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個「珊瑚礁堡壘」,在20世紀初建造。難以解釋的是這個堡壘只是由一個身高只有5呎的瘦弱男子Edward Leedskalnin獨力完成。有目擊者聲稱,他能夠將巨型珊瑚石像氣球般飄起。這種技術或者與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有關。
事實上,巨石文化在世界不同地方都有明顯痕跡。和黎巴嫩巴勒貝克,重達一千噸以上的南方巨石比較起來,古埃及金字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此外,還有位於南美秘魯的馬丘比丘,當地的土著如何將巨石搬上海拔二千多米的高山上?或許,所有這些奇妙的古代工程背後的技術都是共通的。◇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