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中共治下目前面臨持續而嚴重的經濟問題,中共黨魁習近平仍在繼續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及其人民幣成為美國及其美元的全球替代品。

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這兩個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替代性的貸款和贈款國際安排,包括總部位於北京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AIIB)、中共自己的「一帶一路」倡議(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簡稱BRI)以及總部位於上海的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BRICS New Development Bank,簡稱NDB)。顧名思義,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是中共與金磚國家(BRICS)其它成員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南非(South Africa)共同推進的。

最近,習近平通過北京所稱的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SCO)推進了這個議程。事實上,中共每一項努力都面臨挑戰,即使這些挑戰能夠克服,習近平要實現他在這方面為中國設定的目標,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儘管習近平的倡議有一點新意,但是上海合作組織其實已經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它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上海,最初主要是一個以安全為重點的組織。上合組織目前有10個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白羅斯等。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合組織又增加了12個以上的對話夥伴,包括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

在去年夏末於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二十五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項新的、更側重經濟和金融的議程。他尋求為成員國和準成員國建立贈款和貸款機制,承諾在未來三年內提供約20億元人民幣(約合2.8億美元)的贈款和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4億美元)的貸款。據中共外交部長王毅稱,此舉旨在促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特別向與會代表強調,他希望這些安排「儘快」發揮作用。

對於這個相對成熟的組織而言,這項新任務將使上海合作組織參與到類似於上述其它機構的合作項目中。習近平在天津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發表講話時,避免將中共主導地位與國際合作聯繫起來,而是使用了靈活(flexibility)、自主(autonomy)和透明(transparency)等詞語,並告訴與會人員,擬議的贈款和貸款將更好地滿足各國的需求,並且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融資附加條件更少。

但是實際上,很顯然,上海合作組織與北京推動的其它此類機構一樣,將服務於習近平的全球野心,即擴展和鞏固中共主導的金融網絡,擴大北京的國際影響力,並擴大以人民幣而非美元為中心的全球商業和金融區域。

與北京主導的其它機構一樣,上海合作組織也面臨著諸多重大挑戰。最簡單來說,其涉及的金額遠不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規模,更遑論西方政府提供的直接美元援助和貸款。僅世界銀行預計到2025年將提供約1,200億美元的貸款,遠遠超過北京對上海合作組織的承諾。

此外,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需求遠遠超過習近平在峰會上承諾的數十億元人民幣。一些國家將無法獲得資金,無疑會感到沮喪和被忽視,並可能轉而向世界銀行尋求幫助。上海合作組織以及其它類似北京主導的機構的參與者之間也可能出現分歧。這些參與者並非鐵板一塊。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幾乎沒有任何共同利益,或許除了互相傷害的願望之外。

從根本上講,習近平提出的方案存在一個隱性矛盾。為了管理贈款和貸款,上海合作組織需要建立自身的制度基礎設施,尤其需要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否則,這些新的安排將面臨與中共「一帶一路」倡議部份項目相同的問題,即資金流入前景不佳的項目,最終導致項目失敗。但是風險控制將要求貸款機制對其貸款施加條件和限制,這與習近平在峰會上承諾讓成員國擺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施加的條件自相矛盾。

即使北京能夠克服這些挑戰,無論是在上海合作組織項目還是其它類似項目中,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要撼動美元在國際匯兌和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遑論為世界提供一個能夠完全制衡西方主導體系的金融機制。即使目前已頗具規模的「一帶一路」倡議,其年度支出甚至僅勉強相當於世界銀行的貸款規模,更遑論西方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以及各國政府的其它投資項目。

儘管如此,此次在上海合作組織內部相對較小的努力表明,儘管中共在國內面臨經濟和金融困境,習近平和北京仍然對染指全球金融市場雄心勃勃,這個現象值得華盛頓和其它西方大國密切關注。

作者簡介: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網誌。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2014)。

原文:China Takes Another Step in Its Effort to Dethrone Western Hegemony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