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Apple)正向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撤銷印度2024年修訂的反壟斷罰款規則。依據該規則,蘋果恐面臨最高達380億美元的潛在罰款。

挑戰「全球營收」計算標準

本次訴訟是企業首次挑戰印度新反壟斷罰款制度。依印度自2024年起生效的修法規定,印度競爭委員會(CCI)在對企業裁罰時,可採用企業「全球營收」計算,而非僅限於印度業務收入。

蘋果在長達545頁的陳述中主張,以全球營收計算罰款「武斷、違憲、與違規行為不成比例且不公正」,並要求法院宣告該部份法律無效。

蘋果自行估算,若依規定可處以平均全球營收10%的罰款,其2022至2024財年三年平均全球營收所對應的上限罰款約為380億美元。

蘋果指出,CCI本月10日曾在另一宗案件中首次援引新法,並將「全球營收」罰款機制追溯適用於十年前的違規行為。蘋果表示,為避免未來於本案遭溯及裁罰,只能提前提出憲法層級挑戰。

背景:與Match爆發反壟斷爭議

自2022年起,交友軟件巨頭Match集團(Match Group)及多家印度初創企業,便就蘋果在iOS應用市場上的行為向CCI提出申訴。

CCI調查報告於去年指出,蘋果在應用市場存在「濫用支配地位」行為,尤其是禁止第三方支付工具、要求使用其App Store的應用內購買(IAP)系統,並抽取最高30%手續費。

蘋果否認所有不當行為,並強調相較於佔印度市場主導地位的Google安卓系統(Google Android),其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仍相對較小。但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蘋果在過去五年於印度的使用者基數已成長四倍。

Match:高額全球罰款可嚇阻再犯

支持新法的Match則在此前向CCI提交意見稱,以全球營收計算罰款,能對企業重犯形成「重要威懾力」。

蘋果則在訴狀中以「玩具商兼營文具店」作比喻,認為若違規行為只發生在收入100盧比的玩具業務,卻以文具業務的整體營收的2萬盧比為基準計算罰款,將造成「不相稱且不合理」的懲處。

該案預計於12月3日開庭審理。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向每位救援者致敬 
願香港人彼此扶持走過黑暗
--------------------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