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寇延丁

寇延丁(1965年~~)山東泰安人。自由作家、紀錄片獨立製片人。
著有《一切從改變自己開始》、《行動改變生存–改變我們生活的民間力量》、《可操作的民主》等著作;先後建立了「北京手牽手文化交流中心」、「泰安愛藝文化發展中心」等公益組織,發起了「北京水源保護基金會飲水思源愛藝文化基金」。

抓捕我、監押我、轉運我、查抄我的所有人──都是碾壓我的機器,是這個製造敵人的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是國家機器的代表。他們都是在代表國家,在製造敵人。

這一切組成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系統,傾系統之力打理我。

這個系統以「國家安全」為由自賦無邊權力,最大限度地行使絕對權力──絕對權力之下,系統中每一個個體的惡都被激發被釋放。

被抓

「寇延丁是你嗎?」

是啊。

「別睡了,穿上衣服起來,跟我們走。」

我先是被捅醒,但那還不是真正的醒。就算刺眼的電筒光打在眼上也沒醒透,被兩個壯碩乘警一前一後夾在中間,在窄窄的臥鋪車廂過道裏走得跌跌撞撞的。

就這麼簡單,承認寇延丁是我,就被抓了。

那麼,寇延丁又是誰呢?

不久之前,我以為自己已經搞清楚了這個問題。

就在十六天之前,九月二十四號那天,簡老師發給我八張紙。

第一步是讓我寫下自己的八個角色:「不管正在擁有的、曾經擁有的、或者是你夢想期待的,全都可以。」

我寫下的是:媒婆、作家、女兒、母親、奶奶、傾聽者、團隊引導師、協調人。除了「奶奶」,全是現役身份。

第二步,簡老師讓我們給自己的八個角色做重要性排序:「請按角色的重要性排序,並把排序數字寫在紙的左上角。」其實我在寫的時候已經做過排序了。

第三步做另一種排序:「想一想你為這些人生角色花費的時間精力,把排序寫在右上角。」

似有所悟,知道了我的疲憊所為何來:當下花費時間精力最多的角色,恰是最末三個。

第四步做選擇題:「醫生說,你的人生只有最後三年,必須去掉三個。」

劃掉最末三個,如釋重負。

第五步是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可以把留下的角色按重要性重新排序。」

已有預感還會繼續做減法,在「女兒」和「母親」之間略一沉吟,決定順序不變。兒子跟女友方始談婚論嫁,做奶奶只是未來角色,減去這個糾結最少。與兒子今生得遇已是大幸,二十幾年共同成長讓我足夠感恩,此後他將是另一個女人的伴侶,我不必太多牽絆。父母已入耄耋,來日無多,得陪一日,且是一日。

第六步,簡老師下達病危通知:「醫生說你最多只有三個月,還要減掉兩個。」

其實我剛才已經完成了,不糾結。

第七步是開放性的:「你的時間可能只剩一周或者一天,甚至更短……生死關頭,如果還能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後來跟薛野說到自己的發現:會把「作家」擺到第一位。詭異此生,累積了太多東西留予「來日方長」,死到臨頭一切都可以放下,只有這個放不下我必須寫出來。不管成熟不成熟、完善不完善……

在那個時候,以為已經搞清楚:我最根本的身份,是個作家。

被抓的是個媒婆————曾經以為,這是抓我的原因。

原因之一:十六天前我做那個選擇題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人面對簡老師,同時身邊還有十來人,我們是在經歷一次團體培訓。之二:我不僅是這次培訓中的學員,同時身兼二職還是媒婆(也即後來豬代表所言「在核心位置」)。之三:培訓地點在台北(「海外」)。之四:簡老師名叫簡錫階,有著讓三個代表忌憚的民進黨元老頭銜(?!)。

我的人生已經足夠詭異,但簡老師,唉呀怎麼說呢,見過詭異的,沒見過詭這麼異的,別的不說,單說二○○○年,陳水扁當選,選戰副總指揮是他,二○○四年,紅衫軍百萬人倒扁之副總指揮,咳咳,也是他……

被抓當時,沒覺得是多大的事兒。因為自己心裏清楚,不管老師是簡老師還是繁老師,事情確保沒問題,不過是一個共識技術研習營,跟有關部門說清楚就是了。

我問時間和地點(我的手機被他們拿去關機了),得到的回答是十一點多,車在河北。

在乘務員室被看定後,一乘警神情鄭重語氣緊張打電話,然後告知一直緊貼在我身邊的另一乘警:「車已經從北京開出,進河北了。」

車剛開我就被抓,且是跨省追捕並有追車戲碼上演,我才覺得不是小事兒。

火車停在河北一個名叫白澗的小站,車在這裏本不停靠,是專門為我停下來的,下車的只有我和抓我的人。

空曠安靜的月台上,一堆黑魆魆的影子立即湮滅了我————全是警察。一個節目是被兩個警察夾在中間照相。我被命令抬起頭,睜開眼睛,頭向左偏,頭向右偏……

單反相機,閃光燈,一張,又一張。有領導模樣的人指示多照幾張:「確保發出的照片清晰。」明擺著是要立即發出去驗明正身:真是大事兒了。

在那個小站上列車停了好久。很安靜,不曾聽到「臨時停車」的廣播,車窗依舊黝黑,站台幾無燈火,估計不會有人為此驚醒,沒有人知道列車曾經在這裏停靠過。

夜行列車是我此前多年的主要交通工具。五一二地震後一直在四川做事情,種種原因又必須全國跑。我的身份本已足夠複雜,做著這樣那樣巨大一堆事時間捉襟見肘,所以酷愛夜行列車。在一個地方做完當晚的事情上車,第二天已是另一個地方面對另外的事情。

在白澗月台上忽然想到:在我沉沉睡去的行程中,不知道有沒有經歷這樣的停車,在哪裏停靠?可曾有甚麼人,像我此時一樣,成為安靜站台上奇異的乘客。在這個神奇的國家裏,我們不知道有多少神奇的事情,曾經發生,正在發生,即將……(待續)◇

——節錄自《敵人是怎樣煉成的》/時文化出版公司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