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綠色金融協會(HKGFA)於本月4日發布研究報告《香港領航,推動建立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中心》,概述了對香港政府在加强其法律、稅收和監管環境方面的建議,以促進或吸引在香港設立綠色和可持續投資基金。

鑑於現時迫切需要過渡至低碳和淨零排放經濟,本報告旨在探索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潛力,以吸引資金為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報告側重於對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指引,從潛在的稅收優惠至投資基金結構,再到淨零排放經濟。 報告也比較了三個位於亞太區的司法管轄區(澳洲、新加坡和香港)的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融資的資本市場發展。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兼政策研究與宣傳工作組聯合主席兼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博士表示:「基礎設施對全球經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能源、交通和通訊等碳排放密集行業如果得到合適的基礎設施和投資配套支持,便可以成為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關鍵動力。 作為具有完善金融平台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可以幫助引領資本市場把資金投資在可持續的基礎設施項目,以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經濟。」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政策研究和傳播工作組項目負責人兼羅兵咸永道香港高級顧問葉招桂芳補充:「為了發展成為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融資的領先投資基金中心,香港必須樹立作為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榜樣,並努力協調此類基礎設施的標準,改善法律和監管環境,以及稅收制度和激勵措施。政府、私營部門和公眾需要共同努力,以達到理想的規模和範圍。」

為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區域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並發展成為涵蓋私人和公共基金的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融資的領先投資基金中心,本報告向香港政府提出四項主要建議:

1.    優先檢討和修訂香港的相關稅收政策和激勵措施,以適應「新基礎設施」、「綠色基礎設施」、「可持續基礎設施」等不同範疇的基礎設施,鼓勵基金投資此類項目;
2.    建議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通過強制性強積金基金管理人將其投資組合的一定比例分配給環保、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或氣候相關的產品,並將基礎設施視為強積金平台上的合資格資產類別,以促進具有綠色和可持續影響的投資;
3.    建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 2022-23 年度香港財政預算案中提議在香港設立有限合夥基金(LPF)或將離岸有限合夥基金遷往香港有限合夥基金並納入資助計劃;
4.    建議進一步引入促進綠色和可持續的跨境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例如,隨著香港和中國內地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市場變得更加穩健,在香港上市的綠色和可持續基礎設施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投資產品可開放給內地投資者投資,反之亦然。

氣候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兩者密不可分。 隨著全球對氣候風險的意識以及對綠色和可持續未來的關注大幅提升,香港正可利用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優勢來實現綠色和可持續影響。@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