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政治社運書幾乎絕跡

香港書展連續七天的展覽,在昨日開始(19日),涉及社運的政治書籍幾乎絕跡,去年被拒參展的書商也無參展。

一些被視為敏感的書籍,早前被公共圖書館下架的書,只有少量攤位有賣。

出版社藍藍的天今年繼續賣資深傳媒人區家麟的著作,包括《潮池》、《他他巴》、《亂流》等。

榆林書店就有賣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的《拱心石下——從政十八年》、前港督彭定康的回憶錄《香港日記》、已故資深傳媒人李怡的自傳《失敗者回憶錄》,不過就沒有擺在當眼位置。

中文大學出版社就有賣被中共視為禁書的《動物農莊》、《1984》,《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至於中聯辦控制的三中商書攤,繼續在書展入口位置擺放習近平社會主義思想相關的書籍。

區家麟昨日(19日)在書展出席簽書會。他認為公共圖書館是令市民不用花錢也可以接觸到圖書,而將書籍落架的做法是阻礙信息和知識流通並不理想。他說自己被圖書館落架的其中兩本書只是十幾年前寫的遊記,是關於旅行,無論甚麼時空都不應該有問題。

他表示很難不令人想像,是因人廢言,因人禁書,是政治考慮。他說近期沒有寫書,所以今年也沒有新書出版,在香港現時的環境無謂增加風險。區家麟覺得那些下架的書,從頭揭到尾都找不到一個危害任何東西的字眼,希望政府檢視完之後認為沒問題可以重新上架,如果認為有問題,希望政府公告天下有甚麼問題。

當被問到會不會因為落架事件而影響書商賣他的書,區家麟認為並不會因為落架而受到影響,而是整體的表達自由慢慢消失。他透露很多出版社的印刷廠都未必肯印敏感書,對於一些字眼非常小心,是一種寒蟬效應。他又認為落架事件反而會令大家更加關注被落架的書。

不過,區家麟也承認創作的時候會有很多避忌,現時的紅線模糊又隨意,是看很多人的心情去決定。在香港搞出版是一件高風險的事,無論是出版社、印刷廠或者作者,你想批評政府的話要有心理準備去承擔風險。

時事評論員桑普說,在《國安法》之下,全場都沒有任何諷刺或批評時政的書籍。雖然有些書在公共圖書館落架之後可以賣,但內容都不涉及時政。

他回憶起以往的書展,香港人期待真正有內容的文化時政名家出版新書,甚至期待他們出席簽名、座談活動,但這些情況已經不再存在。桑普認為每年的書展只是短暫推動閱讀氣氛,但至少可以開拓眼界。相反,在而今的專制制度之下,很難容納自由的思想、品味和創意。當作家、漫畫家、出版社的創作自由受到限制,他們根本無心推出新作;寧願躺平,結果就是萬馬齊喑,讀者寥寥。

他批評香港書展現在已經完全娛樂化,而貿發局已經成為政府的宣傳分支。香港人現在生活在內心寒蟬、外表正常的詭異境界,令人好遺憾。

中共「特務治國」延伸香港?

大家是否知道,最近中共做出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調動,直接影響到你我的自由。

中共國務院於7月18日任命國安部副部長董經緯擔任駐港國安公署署長,接替今年1月份因鄭雁雄出任中聯辦主任而懸空的職位。

今年59歲的董經緯是河北趙縣人,是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在2006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河北省國家安全廳廳長,在2018年出任國家安全部副部長。在2021年以國家安全部副部長的身份主持了《反間諜安全防範工作規定》座談會。

去年在中共二十大之後,董經緯在《民主與法制》周刊發表文章,談論面對外部勢力的港版顏色革命,以及修訂的《港版國安法》、《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成功實施了所謂的愛國者治港原則。

有分析認為,這次的任命反映了中共目前內外交困,但仍然加強特務治國的手段,並將這種手段延伸到香港。

面對全球對中共的圍堵,以及經濟衰退引發的社會矛盾加劇,中共當局開始加強特務治國。

今年7月1日,《反間諜法》正式生效,擴大了間諜活動的定義,也擴大了中共的執法權力。

7月14日,中共在北京舉行了全國國家安全系統表彰大會,是時隔8年再次公開表彰中共特務,引起外界關注。

中共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在會議上講國家安全機關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的法治思想,同總體國家安全觀高度重視、關心支持隱蔽戰線工作。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同新唐人電視台分析說,陳文清所講的支持加強隱蔽戰線的工作其實就是特務治國,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主席魏京生亦都同大紀元講,習近平在國際、以及國內的事都搞得好混亂,一般市民很不滿,而黨內的不滿也很大。

在這個情況下,中共希望用所謂的隱蔽間諜工作來挽救中共政權。

不過,他認為中共情報機構內部的爭鬥非常激烈,不同的情報機構之間互相爭功勞、互相攻擊、互相製造麻煩。

大陸清華碩士做清潔工?

中共寧願花費精力於特務治國,也不願妥善處理各種社會問題,例如近期頻繁討論的就業問題。

在疫情過後,中國大陸的經濟復甦陷入停滯,傳出大量裁員和失業的消息。除了年輕人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壯年人的失業率也不容忽視。

根據《北京晚報》7月19日的報道,一位名叫龍隱的36歲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在畢業後獲得了一份北京一家教育機構的工作,年薪35萬,主要從事中小學生的復習工作。

然而,這份工作沒有太多休息時間,他想要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放棄了這份工作。這位住在北京的六口之家,住在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中,覺得不太方便,因此決定搬到廣西,在今年3月找到一份清潔工的工作。

龍隱解釋說,他並非全職從事清潔工作,所以覺得自己沒有浪費教育資源。他表示身邊一些高學歷的同學可能因為年齡壓力而轉行從事體力勞動,例如外賣送餐或開出租車。

另一方面,報道提到,一位39歲的吳先生在江蘇南京連續三次應徵同一家食品工廠的普通工作崗位,卻因其學歷過高而遭到拒絕。他於2007年畢業於江南大學會計系。

這一事件引起輿論關注,有網民認為可能是因為吳先生的年齡超過35歲,工廠不會錄用。有分析指出,35歲的年齡限制已成為中國大陸網上的熱門話題,而中共將大部份公務員職位的招聘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然而,奇怪的是,中共同時考慮提高退休年齡,即60歲的人可能需要繼續工作,而35歲以上的人卻面臨著職業不穩定的情況。

如今,在中國大陸出現了一個新詞語,即「城市裏的新型流浪者」,他們大多是壯年和中年的失業者,每天佯裝出門上班,實際上帶著乾糧,在圖書館、咖啡店、商場或公園度過整天。

有網民表示失業問題日益嚴重,而即將有一批大學畢業生投身勞動市場,但看不到中共真正解決問題的政策,這個問題將如何解決仍然未知。

中共迫害法輪功24周年

最後,我告訴大家今日是7月20日,這是一個不能夠忘記的日子。

每年的7月20日對全世界的法輪功學員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日子。

1999年7月20日,中共江澤民集團動用了全國之力,對法輪功發動了滅絕性的迫害,至今已經過去了24年。

法輪功在中國大陸開始被禁止公開煉功,而法輪功的書籍也都被銷毀。

最近,世界各地都舉行了反迫害24周年紀念活動,揭露中共對法輪功長達24年的殘酷迫害真相。

也有地方同時點亮燭光,悼念遭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

7月15日,日本法輪功學員在大阪愛染公園舉行了集會和遊行,譴責中共的迫害。

遊行由大阪愛染公園出發,途經大阪日本橋、黑門市場、道頓堀,最後到達難波站前面,歷時大約2個小時。

日本國會眾議院議員石橋林太郎、參議院議員山田宏,以及前眾議院議員長尾敬等政界人士也有出席集會,或者發表聲援的文告。

在著名景點大阪城公園,法輪功學員也有集體煉功,向遊客展示法輪功功法。

另外,在7月18日的夜晚,美國洛杉磯有大約二百人在中共領事館前舉行燭光集會,悼念被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

同一日,比利時的法輪功學員在中共駐比利時大使館前舉行集會。

比利時聯邦眾議員龐蒂爾(Annick Ponthier)發表聲明,嚴厲譴責中共掩蓋對法輪功的迫害罪行,並強調比利時議員有必要站出來為結束迫害發聲。

此外,加拿大的多倫多、日本的京都、美國的侯斯頓和西雅圖、紐西蘭、英國等地也舉行了集會,譴責中共鎮壓法輪功。@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