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當你在機場時,你應該避免購買其商店販售的某些食物和飲品,這倒不是因為這些產品的價格比較貴,而是因為它們可能會感染細菌,進而讓你在食用後生病。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很多旅客會在飛機起飛之前在機場購買食品和飲品,但這些產品如果沒有在適當的溫度下保存或在清潔的條件下處理,可能會被有害細菌污染。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指出,即使這些產品的味道或氣味不一定不好,你仍然有可能因食用它們而生病。這是你在登機前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曾花費多年時間檢查機場設施的食品安全專家肖(Francine Shaw)說,食品一旦抵達機場的服務區,就必須妥善儲存、解凍和準備,並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規定。否則,食源性疾病的風險會隨著每個步驟增加。

以下是多位食品安全專家建議在機場應該避免食用的食物和飲品:

預先包裝的三文治和沙律

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食品安全專家暨教授德維勒(Darin Detwiler)表示,預先包裝的三文治和沙律通常會長時間處於不安全的溫度下,增加細菌生長的風險。這種情況他在機場的便利商店內見過很多次。

肖說,如果這些即食產品存放在沒有門的冷藏裝置中,要特別注意,因為它們的溫度可能不夠低。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食品安全專家舒馬克(Ellen Shumaker)說:「切過的綠葉蔬菜、番茄和瓜類,如果在室溫下放置超過4個小時,可能會滋生有害細菌並致病。」

她也避免吃含有生豆芽的沙律和三文治。FDA說,生豆芽生長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中,可能含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細菌。

飲水機的水 和冷飲機的碳酸飲品

德維勒說,由於飲水機和冷飲機(可分配碳酸飲品的機器)特別難以清潔,因此它們可能成為「危險細菌的溫床」。

德維勒說,在機場等人來人往的地方,這種機器不斷地分發飲品,所以風險更大。雖然不銹鋼容器和分配器可能看起來一塵不染,但裏面經常聚集一層黏稠的細菌和黴菌,尤其是在龍頭、噴嘴和糖漿管線中。

他說,冷飲機的環境含糖且潮濕,會促進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甚至退伍軍人桿菌(Legionella)的生長,進而引發一種被稱為退伍軍人病(Legionnaires’ disease)的嚴重肺炎。而飲水機的內部封閉和潮濕,很難清除李斯特菌等細菌。這些對於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孕婦和老年人來說尤其危險。

他推薦人們改喝瓶裝密封飲品。而熱咖啡或茶通常也是不錯的選項,因為咖啡或茶經沸水處理,而沸水可以大幅降低細菌的風險。

但肖提醒人們,如果牛奶或牛油在室溫下打開,務必小心,因為牛奶等易腐爛的物品不應在室溫下放置超過兩個小時。

水果杯

預先切好的水果如果處理不當,也會有健康風險。

德維勒說:「水果一旦切片,其具有保護作用的表皮就會被除去,使其在處理、加工和儲存過程中暴露在細菌之下。」如果這些切好的水果沒有保持適當的冷藏溫度,可能會成為多種細菌的滋生地。

壽司或生海鮮

德維勒說,有別於專門料理壽司的餐廳,機場的壽司店所出售的壽司可能已經放置了幾個小時,增加了寄生蟲、弧菌和李斯特菌滋生的風險。

如果你在尋找蛋白質來源,他建議你食用完全煮熟的海鮮(如烤蝦或三文魚)、煮熟的肉類(如烤雞肉)或植物性蛋白質。

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和乳製品

德維勒說:「標有『未經高溫消毒』或『冷壓』的果汁可能因其新鮮度而很有吸引力,但它們被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污染的風險比較高,特別是如果它們一直處於不適當的溫度下。」

未經高溫消毒的乳製品也是如此,例如生乳或由生乳製成的乳酪和乳酪。(所謂高溫消毒意味著它們經過了加熱過程,可以殺死有害細菌。)

此外,舒馬克建議人們不要到看起來不乾淨的地方用餐,因為這可能表明它存在著其它問題。她也提醒人們要勤洗手,尤其是在吃飯前。而洗手液對諾如病毒(Norovirus)不起作用,因此洗手確實是最有效的。◇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