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發表報告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的各項關稅措施具高度破壞性與不可預測性,尤其是4月2日被稱為「解放日」的互徵關稅政策,間接觸發4月5日美國國債市場的拋售潮。這波拋售一方面源於市場對關稅引發通脹的憂慮,另一方面則來自槓桿過高的對沖基金被迫應對追加保證金,但最根本的原因,則是投資者意識到特朗普推動顛覆性經濟政策的決心。
報告指出,由於「解放日」關稅的魄力,市場如今相信在特朗普主政下任何事情皆有可能。其中,由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史蒂芬·米然(Stephen Miran)提出的「海湖莊園協議」最具破壞潛力,儘管正因如此,其實施可能性目前仍低。
米然認為,美元估值過高損害美國製造業競爭力,是美國經濟的最大問題,並導致貿易逆差擴大。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對美國主權債務進行重組,將外國投資者所持的短期美債兌換成極長期,甚至是永久性的、不可交易的零息債券,其隱含收益率大幅降低。此舉將降低美國政府融資成本,並進一步壓低美元。
這項提議表面簡單,但實際後果極其嚴重,等同於美國國債的技術性違約。美國國債目前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並以全球儲備貨幣-美元計價。若此舉成真,將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雖然「海湖莊園協議」一度被輕視或嘲諷,但正如令人意外的超高關稅措施最終成真一樣,部份投資者開始憂慮美國可能真的考慮主權債重組。
值得一提的是,「海湖莊園協議」構想中,除了債券交換外,也考慮透過聯儲局與財政部協調,壓低國債利率,從而減輕債務利息負擔。雖然米然未具體說明如何實現這種協調,但歷史上確有先例,例如1942年至1951年間,聯儲局曾實施收益率控制以支援戰爭融資。然而當時的國際金融體系與今天大相逕庭,當年有外匯管制與資本帳限制,而現今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主權債務比例接近三成,情況更為複雜。
「解放日」之後的國債暴跌及特朗普迅速暫停大部份關稅措施,以挽救市場信心,已成為其經濟團隊的重要警訊。理論上,這應讓「海湖莊園協議」的實施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但由於特朗普行事風格難以預測,任何可能性都無法完全排除。
因此,美國國債已難再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其憑藉發行全球儲備貨幣所享有的「過度特權」亦岌岌可危。美國長期以來依賴外資同時彌補貿易逆差與龐大財赤的「良性循環」,亦面臨中斷風險,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恐將動搖。
Natixis認為,挑戰美元的地位,比對貿易夥伴加徵重稅更具風險,而國債市場的劇烈反應正反映了這一點。市場力量或許仍是美國抵禦錯誤政策的最佳防線,若這些力量能持續發揮作用,將是美元維持儲備貨幣地位的最大保障。@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