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高層會談中,雙方達成互降115%關稅共識,但外界對此持謹慎樂觀態度。專家認為,美中結構性摩擦難解,二次加徵關稅風險依舊。特朗普總統對中共並未鬆手,仍保留諸多制裁中共手段,中共大勝的說法非常荒唐。
中美雙方周一(5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雙方暫停對等關稅90天,中國對美國進口貨品關稅將由125%降至10%,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關稅將由145%降至30%。
白宮周一發布的「概況介紹」中提及,「美國將取消2025年4月8日和4月9日對中國徵收的額外關稅,但將保留2025年4月2日之前對中國徵收的所有關稅,包括301條款關稅、232條款關稅、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針對芬太尼國家緊急狀態徵收的關稅以及最惠國關稅」。
華爾街見聞援引中金公司分析員Kevin Liu的話稱,目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稅率是50%。
1)此前:165%=20%(2018年)+145%(20%芬太尼+34%對等關稅+50%+41%)
2)現在:50%=20%(2018年)+30%(20%芬太尼+10%對等關稅)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向BBC中文網表示,對華關稅降至30%已足以使中美貿易活動大致恢復正常。在這一水平下,出口商、進口商和消費者將共同分擔關稅影響,整體貿易活動有望恢復。
川習或通話 分析:美中共識是戰術調整 而非戰略轉向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12日)在白宮表示,這是雙方貿易的重啟,若未來未能達成協議,對華關稅將上漲,但不會達到145%。特朗普還說,「也許會在本周末」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通話,就中美貿易談判進一步磋商。
在談到談判內容時,特朗普透露,北京已同意全面開放中國市場,並取消非貨幣性貿易壁壘。目前暫停加徵關稅的協議不包括汽車、鋼鐵、鋁製品及未來可能加稅的醫藥產品。
對此,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從特朗普這個表態來看,這個談判符合了美方的預期,所以他還是比較高興的,比較滿意。中共做了重大的讓步,最終還是被美國拉入了軌道,來跟美國進行談判。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對新唐人說,「美中在日內瓦的談判進展,本質上是危機驅動的戰術調整,而非戰略轉向。中國經濟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地方債務危機、出口萎縮三重壓力下,已無力承受持久的貿易戰。
「儘管北京試圖以平等對話包裝讓步,但經濟基本面的惡化速度顯然超出了預期,迫使決策層在政治風險跟經濟崩潰間做出權衡。」
王赫也認為,中共為甚麼會做出這麼大的讓步,又回到美國最初設定的政策原點,不光是經濟上的原因,更有中共內部政局不穩的因素,所以它迫切要達成協議。中共今年要開四中全會,會上最高領導層是不是要發生重組?習近平會不會下來?權力配置是不是發生重大變化?
美中結構性摩擦難解 二次加徵關稅風險依舊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對美中聲明有所保留。他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稱,與中國的談判中沒有討論貨幣問題,而任何有關匯率的表述都至關重要。當被問及90天結束後將採取哪些措施來避免關稅再次上漲時,貝森特表示,有可能進一步延長休戰期。
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奧爾森(Stephen Olson)直言,中美距離真正解決核心分歧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困擾中美貿易關係的結構性摩擦短期內不可能化解。」,
華盛頓郵報文章分析,雖然兩國有三個月的時間來處理分歧,但對於複雜的貿易爭端來說,實在太短。目前也不清楚冷靜期結束後的目標是甚麼。
微信公眾號「華爾街情報圈」發文稱,聲明更像是「停火協議」而非「和平條約」。短期內是利好,但整體形勢並未根本改善,二次加徵的風險依舊存在。
而雙方聯合聲明看上去更像是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續集(過渡)」,而非真正的「第二階段貿易協議」。換句話說,這是短期解決方案,擱置了爭議,解決的是談判中較為容易的部份,接下來將進入談判中困難的部份。
歷史經驗表明,即使中美未來有可能達成詳細協議,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在2020年1月中美雙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前,雙方進行超過了18個月的關稅及相關內容談判。
「中國大勝美國大敗」的說法非常荒唐
對於中美貿易聲明,名為「胡言玄語」的博主表示,中國無疑取得了大獲全勝,也再次印證了美國在這場較量中徒有虛表,不過是紙老虎。
王赫對《大紀元》表示,這種說法非常荒唐,特朗普還留有很多牌,但是中共這方面呢,它已經沒甚麼武器能夠來對抗了,所以中共是非常被動的。
4月2日特朗普推出全球對等關稅。王赫說,中共當時是堅決反制美國的,打到現在同意談判,而且把自己拋出的非關稅制裁措施全部取消。從這個角度看,中共做了相當大的讓步,而特朗普只做了一個較小的讓步,就是把34%對等關稅中的24%拿來跟中共進行談判,其實這就是特朗普的本意。
「中共的堅決報復措施造成了後面的關稅急劇升級,導致了雙方的關稅達到145%,這些全部都是中共自找的。」
財經專家黃世聰也持同樣看法。他對《大紀元》表示,從聯合聲明看,並沒有大陸媒體說的北京取得大勝利,也沒有誰讓誰的事情。中國這次沒有獲得特別的豁免,跟所有其它國家一樣,對等關稅降到10%,有90天的暫停期,只是回到談判桌而已。
黃世聰認為,之前這麼高的關稅互課,對雙方的經濟,特別是對中國的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壓力。雙方之前一定談過非常多次,最後才會這麼快地形成聯合聲明並發表。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在中美結束談判後也表示,北京迫不及待想達成協議。
特朗普並未鬆手 要求北京全面開放甚至政治改革
實際上,美國方面此次目標明確。路透社說,美方縮減了與中方高達2,95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逆差,並促使北京放棄美國所稱的「重商主義經濟模式」,鼓勵中國提升國內消費,從而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而實現這一目標將需要中國進行敏感的政治改革。
王赫指出,目前的關稅協議不影響特朗普的一些後繼手段。如232調查,針對晶片等特定產業的一些政策。此外,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已經提出法案,取消美國給予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這些跟目前的關稅協議是另外一回事,是不搭界的,就是說特朗普還有很多的後續手段來做這個事情,搞得中共現在提心吊膽。
美國232調查,是指美國商務部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進行的立案調查,美國總統有權據此對特定商品徵收關稅。
黃世聰也說,即使在對等關稅暫停的情況下,中國商品還是被徵收了50%的關稅,中共面臨很大的壓力,特朗普對中共並沒有鬆手。
至於中美雙方接下來的談判內容。黃世聰指出,中方必須要承認中國依賴美國比美國依賴中國要深,在貿易上的確如此,(中美貿易)數字騙不了人,中國的確更需要坐下來跟美國達成貿易協定。所以北京可能要犧牲部份利益,那接下來就是看它拿哪些條件出來,跟特朗普政府來交換。
黃世聰認為,接下來的談判重點關注:一是中方會要求取消20%的芬太尼關稅,二是中方會要求美國降低對等關稅,而美國肯定會要求中方開放市場,購買美國商品,或是很多其它承諾,可能要看北京願意退讓到甚麼程度。
王赫則認為,接下來美國要求中國全面開放市場,採購美國的大批商品,要求中共進行結構性改革,要和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接起來。#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