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的貿易談判,美中達成協議,各自大幅降低關稅。但美方表示,對半導體、鋼鋁等特定行業的關稅不變。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一(5月12日)澄清說,美國想要的是在特定行業的商品方面與中國進行戰略脫鉤,而不是針對所有商品的全面脫鉤。

貝森特在接受CNBC的「Squawk Box」節目採訪中表示, 「我們不想要與中國全面脫鉤。」 「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戰略必需品的脫鉤,在COVID疫情期間我們無法獲得這些必需品,而且我們意識到高效的供應鏈並不是有彈性的供應鏈。」

「我們要生產自己的鋼鐵。(關稅)保護我們的鋼鐵業……」貝森特說,「我們正在這樣做。對等關稅與特定行業關稅無關。」

貝森特周一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澄清說,「美國將就我們在COVID疫情期間發現的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的商品進行戰略脫鉤,比如半導體、醫藥和鋼鐵。」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共副總理何立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兩天談判。雙方達成協議,互相下調關稅90天,下調幅度為115%。中國對美關稅降至10%,美國對華關稅降至30%(其中包括20%的和芬太尼問題相關的關稅)。

貝森特說,對中國徵收低於10%的對等關稅 是「不可能」的,但4月2日總統設定的34%的關稅水平 「將是一個上限」。他還說,如果北京很好地參與解決美國的芬太尼危機,「我們可能會看到部份芬太尼關稅被取消」。

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表示,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不屬於美中協議的一部份。特朗普對中國製造的半導體、醫療設備以及鋼鋁鐵產品等徵收行業關稅。

財長貝森特說,「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我們將再次舉行會議,以達成更全面的協議。」不過,會議的具體細節,比如地點,尚未確定,但目前已建立了進一步談判的「機制」。

「我們與中方建立的是一種避免關稅上調壓力的機制。」他說,「我看到了中國的經濟狀況。我們也能看到對美國出口的狀況。我們再次強調,我們是貿易逆差國,而從歷史上看,逆差國的談判地位更有利。」

財長還表示,在瑞士談判期間,雙方就芬太尼問題進行了「非常長時間且深入的」的討論。

貝森特早些時候在日內瓦對記者說:「我們預計,隨著談判的進行,也有可能達成購買協議,以平衡我們最大的雙邊貿易逆差。」#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