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本港樓價有所回落,但仍高於全球所有城市,今年繼續在「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中排行第一位。而澳洲有五個首府城市上榜,其中三個更進入前十名,澳洲樓價可負擔性罕見地比紐約等知名國際大都會還要差。

加州查普曼大學(Chapman University)最新發布的報告對95個城市的樓價中位數與家庭收入中位數比率進行了比較。

這是該校連續第21年發布排行榜,其評估的是2024年第三季度澳洲、加拿大、香港、愛爾蘭、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和美國的住房可負擔性。

香港被列為全球住房可負擔性最差的市場,悉尼排名第二,阿德萊德排第六,墨爾本則位列第九,還有布里斯本第十一、珀斯第十四。

報告稱,在過去17年中,悉尼有16年都是全球主要樓市中樓價最難負擔的前三名之一。除此之外,墨爾本和布里斯本等城市的「住房可負擔性竟然比紐約、倫敦或芝加哥這樣的知名國際大都市還差,實屬罕見」。

布里斯本是百萬澳元以上房產佔比增長最快的城市。分析公司Cotality的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布里斯本的百萬房產佔比從2.8%大幅飆升至40.2%。

據Domain房產網報道,AMP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弗(Dr Shane Oliver)表示,與其它國際市場相比,澳洲的樓價極其昂貴,悉尼、墨爾本的房子貴並不令人驚訝,但阿德萊德的平均收入低於墨爾本,但樓價卻已經接近或超過了墨爾本。

Cotality住宅研究主管歐文(Eliza Owen)也表示,澳洲樓市可負擔性極差,尤其是悉尼情況嚴峻,樓價快速上漲而工資增長緩慢是導致住房危機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價格暴漲使得小城市和偏遠地區的樓價也變得更貴。

「如今的悉尼樓市早已不是存錢買樓的市場,而是屬於那些有家庭支持、有資產基礎的人,因為首付門檻太高,而樓價增長又遠遠超過了收入增長。」

「能買得起這些房子的人,要麼收入很高,要麼已經賣出過其它房產,要麼有家庭或其它財富的支持。你得有一個龐大的財富儲備,才能進入這個市場,而那些沒有的人正在被徹底排除在外。」#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