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結業潮未止,開業至今近25年的大角咀餐廳「車品品」上月宣布將於本月10日結業。老闆Florence向本報記者表示疫情「復常」後生意沒有好轉,客人已流失八成,就算業主減租一半都會虧損,無法經營下去。她認為香港市道差的原因是移民潮、港人心情差及想多儲蓄,而非北上消費潮。
Florence憶述,店舖在2000年開業,現時已經是第3個地址;第一個地址是在富榮花園,2006年搬到埃華街92號。她坦言業主並非不好,但現時各方面的營運成本都太高,受制於顧客數量、經營時間等因素,再加上自己年紀大、丈夫2016年曾中風,所以2019年決定轉營為私房菜。她認為一間小店要營運25年,不敢自誇自己很叻,但事實是一間長壽的店舖。
2019年中,該店從埃華街地舖搬到工廈單位,以私房菜形式重開。她表示早已料到搬到工廈後生意會轉差,因為主要只招待熟客;隨後再經歷疫情,再加上其它原因,導致市民收入下跌。她坦言不捨得店舖,原先打算退休後繼續營運,但市道太差唯有結業,「金山也會蝕崩」。結業後,她將會繼續自己另一份與手工藝相關的正職。
她透露該店已流失了八成顧客,主要原因是移民,坦言無沒辦法。她認為食肆結業未必與味道有關係,以往人們習慣放工後約朋友看電影、吃飯和逛街,但移民潮、市民心情差、怨氣大減少了這類聚會和消費,「心情不好,吃龍肉都無味;心情好,吃白粥都開心」。她留意到以前很多人到戲院看電影,但現時戲院紛紛結業,商業也變得冷清。
她強調該店捱過2003年沙士疫情和2008年金融海嘯,2008年租金僅1.4萬元,之後曾加過兩次租均超過90%,其中一次高達97%,她唯有想辦法解決,例如賣鵝肝賺到較多錢;而現在的困難是缺乏客人,就算業主減一半租都會虧損,無法經營下去。
她憶述與顧客的難忘故事,例如見證一對中學生情侶由拍拖到結婚生子,兒子到外國讀書,然後舉家移民;另有顧客帶著讀幼稚園的兒子,定期來吃翅和鮑魚,該顧客又準備移民外國。
她直言,疫情「復常」後生意都沒有變好,新年賣鮑魚生意也很差,看不到前景;但她同時認為北上消費潮對該店無影響,因為1997年也有很多人北上,貪便宜價錢的客人不會到該店消費,她強調主原是移民潮、港人心情差或想多儲蓄。
回應「天價」紅豆沙批評
坊間有人認為「車品品」主打車仔麵,但Florence稱其主打從來都不是車仔麵,只不過童年時住在東頭邨,那時有很多車仔麵,因為不滿意餐廳的味道,所以自己開餐廳煮以前喜歡的車仔麵味道。
她認為該店真正有名的是碗仔翅,以小店來說味道是「全港第一」;該店另有可以凍食的吉品種鮑魚、魯肉餃等,都是受顧客歡迎的獨特產品。關於網民曾批評該店以每碗180元「天價」售賣紅豆沙,她強調並非「天價」,因為搭配的陳皮有60年歷史,是黃龍病出現前的陳皮,非常珍貴,坊間有不少人造假。@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