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6日)公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以私人協約方式,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向市建局批出一幅位於紅磡庇利街的用地,及一幅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用地,為期50年,以為市建局提供額外財政支援以改善其現金流。該兩幅用地稍後須通過法定城規程序改劃作住宅用途。
位於庇利街的用地淨面積約7,610平方米,本預留作學校用途,教育局經檢視後認為可釋放用地作其它用途。根據政府文件,該用地將於今年第三季申請由主要的「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9」地帶,容許用作高密度住宅發展,以及容許建築物最低數層作「商業/零售」用途和「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以總地積比率9計算,庇利街用地可建總樓面面積約68,490平方米。
將軍澳用地淨面積約9.15公頃,以總地積比率7.8計算,可建總樓面面積約713,700平方米。該用地本來預留作公營房屋發展,但經考慮房委會項目優次變動,加上未來10年公營房屋土地供應充足,把土地批予市建局不會影響目前10年期(即2025/26至2034/35年度)公營房屋的整體供應目標。
政府表示,行政會議對今次批地已訂明明確要求,包括要求市建局善用兩幅用地,提升融資借貸能力,在未來數年維持市區重建動力。巿建局須聯同政府檢討、改善其運作和財政模式,讓其面對市況波動時,仍能以可持續的財務模式推動重建工作。此外,市建局亦應建議如何加強樓宇復修,以延長舊樓的可使用年期,降低重建的迫切性。市建局須在明年內提出具體建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市建局過去多年以地區為本的方式規劃和推行重建項目。但大規模的重建項目涉及龐大的收購開支,加上近年物業市道偏軟,市建局項目出現「高買低賣」情況,即高價收購但低價回標、甚至流標,影響其現金流。
甯漢豪續說,以象徵式地價批撥土地向來是政府對市建局的主要支援措施之一,例如政府會免補價向巿建局批出市區重建用地。近年亦會為個別市區重建項目批出附近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增加整體發展潛力。具體而言,庇利街用地可與市建局在九龍城一帶的重建項目產生協同效應;將軍澳用地則因應房委會的項目優次變動而延後了原先房屋發展,現批予市建局可適時善用該土地資源。政府文件則提到,房委會較早前就項目推展作優次變動,優先運用資源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公屋。@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