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政府推出「解放日」關稅以來,有關這一行動的具體目標和背後原因,引發了諸多疑問。
特朗普政府決定對包括墨西哥、歐洲多國以及亞洲的日本和越南等國徵收關稅,這一系列舉措備受關注,這些關稅背後的原因正變得日益明朗。
鑒於特朗普總統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發帖以及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們可能會對最近的貿易行動的目標感到困惑。一個致力於獲取關鍵礦產和先進技術以對抗中共的政府,卻對那些我們視為盟友的國家,以及那些並未直接捲入中美之間根本分歧的國家徵收關稅,這似乎自相矛盾。
然而,原因在早期就已顯而易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已十分明朗。
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對華實施關稅時,我們觀察到了一些具體的現象。中美直接貿易大幅下降。然而,與中共直接相關的獨特應對措施導致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新策略。
中國企業開始通過第三國轉運。在某些情況下,這意味著中國產品先運往第三國,然後重新貼上「墨西哥製造」「越南製造」或其它接受這些產品的國家的標籤。
特朗普政府已向各國強調,如果它們希望本國產品能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就必須積極打擊此類欺詐行為。確保墨西哥企業和工人能優先進入美國市場,而不是中國企業,這受到墨西哥政客的歡迎,但2025年是個瘋狂的時間點。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下降,被美國與中國以外其它國家貿易逆差的相應增長所抵消,而中共與除美國以外其它國家的貿易順差則有所上升。即使排除轉口貿易,中共對世界其它地區的出口仍在增長,而世界各國對美國的出口也在增加。這一趨勢具有重要意義,原因有以下幾點。
中共崛起的最大輸家並非美國,而是那些與中共存在競爭關係的國家,如越南、墨西哥等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如果這些國家繼續間接支持中共,通過對美順差和對華逆差,那麼中共將能夠以掠奪性貿易者的姿態對待世界其它國家。
此外,中國企業已向海外擴張,利用其它國家較低的關稅。鑒於目前儘可能與中共脫鉤的趨勢,人們擔心,如果中國企業僅僅改變名稱便在其它國家開展業務,這一目標可能更難實現。
最後,當第三國未能充份認識到來自中共的風險時,這不僅會給這些國家,也會給美國帶來非常真實的威脅。美國正在敦促許多國家認真對待來自中共的威脅,無論是涉及獲取敏感技術的、洗錢還是間諜活動。
我們看到這些情況在美國與其它國家的談判中有所體現。在最近與英國達成協議的聲明中,協議的主要部份聚焦於限制中共政權影響力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條款。特朗普政府剛剛公開要求歐洲提高對華產品的關稅,以達成與美國的協議。該屆政府還在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協議中推動類似的條款,同時也關注非法活動,包括販毒、洗錢和情報洩露。
特朗普政府尋求與第三國達成的協議,其最終結果很簡單:如果他們想與美國合作,就能享受進入美國市場的優惠待遇;如果不想,他們就無法順利進入美國市場或中國市場。換句話說,他們可以繼續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或者對中共保持貿易逆差,但不能同時兩者兼得。
對於特朗普政府為何對第三國徵收關稅的困惑是合理的,然而,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戰略手段,將世界劃分為兩大貿易體系並非易事。#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曾任越南傅爾布萊大學(the Fulbright University)和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滙豐商學院教授。他專門研究中國經濟、金融市場和技術。作為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的高級研究員,他在中國和越南生活了十多年,然後移居美國。
原文:Creating Two Trade Spheres in the World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