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從一處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這是日本首個此類試點項目,將於明年1月啟動。

《日經新聞》7月1日報道,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JAMSTEC)將派遣「地球號」(Chikyu)深海科學鑽探船,停靠在距離南鳥島海岸100至150公里處。南鳥島是珊瑚環礁,位於東京東南約1950公里處。

一條管道將下放到海平面以下5500米海底,收集35噸泥漿。如果成功,這將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船隻從如此深的海底開採稀土。

包括管道鋪設在內的整個施工過程預計將耗時約三周,屆時「地球號」將負責將泥漿運回日本本土。每噸泥漿預計含有約2公斤稀土。

雖然中國生產了世界上大部份的稀土,但日本周邊專屬經濟區的海床也蘊藏著豐富稀土資源。據估計,光是南鳥島周邊地區就蘊藏約1,600萬噸的稀土,位居世界第三位。

這些稀土中包含鏑和釓,這兩種稀土的含量特別豐富,而鏑是可用於製造電動車引擎的磁鐵,釓是用於製造核控制棒的元素。

南鳥島附近海域的深海礦床中還發現超過2億噸富含稀有金屬的錳結核(manganese nodule),其中鈷含量相當於日本國內約75年的消費量,鎳相當於約11年的消費量。錳結核(又稱多金屬結核)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戰略資源。拳頭大小的錳結核由鐵和錳的氧化物組成,含錳約20%,鈷和鎳不到1%。這三種元素都用於製造電池,包括電動汽車電池。

稀土由於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對許多高精尖技術產品至關重要:激光制導武器、先進戰機、軍用夜光鏡、導彈、iPhone、電動汽車、風力發電機、核能等都要用到稀土。稀土是電子製造、國防軍用設備製造、醫療設備和高薪科技產業的關鍵材料,又被稱為「科技的種子」、「工業維他命」、「21世界的黃金」等。

多年來,中國出產的稀土產量至少佔全世界的90%以上,因此,稀土礦產市場一直由中共緊緊掌控著。在和美國的最新貿易戰中,中共把稀土武器化,限制稀土和磁鐵出口,引發美國反制,針對晶片、化學品和飛機部件對中國進行出口管制。

日本計劃開採深海礦產,這對減少對中國稀土依賴有很大意義。

日本政府預計最早在2028財政年度,從南鳥島開採的稀土就能在私人企業中應用。但這些礦床位於海平面以下約4000至6000米的海底,具體情況目前尚不清楚。

在2022年8月至9月,日本海洋科學技術振興院(JAMSTEC)在茨城縣近海成功開採了稀土元素。當時開採使用的管道深度達2500米。

明年即將進行的開採將嘗試取回兩倍以上深度的泥漿。現場試驗成功後,將正式開始開採。

南鳥島稀土計劃原定於2024財年啟動,但由於英國公司製造的鋼管交付延遲,工程延至2025財政年度。

另一次試採將於2027財政年度進行,此試採將持續一個多月,計劃回收1,000噸泥漿。政府部門計劃在南鳥島建造一座簡易精煉廠,以方便稀土元素運往日本本土。#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