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uì táng wú yǐn,wéi shān bù yán 。

晦堂無隱,溈山不言。

ㄏㄨㄟˋㄊㄤˊㄨˊㄧㄣˇ,ㄍㄨㄟㄕㄢㄅㄨˋㄧㄢˊ。

晦堂無隱,溈山不言。

【註釋】

(1)晦堂:祖心晦堂禪師,北宋人。禪宗大師。
(2)溈山:溈山靈佑禪師,唐代福州長溪(今屬福建)人。禪宗大師。

【語譯】

晦堂禪師用「無隱」之理讓黃庭堅頓悟,溈山禪師不說破讓香嚴和尚自己悟得。

【人物故事】

晦堂禪師

據南宋《五燈會元》中《太史黃庭堅居士》,黃庭堅喜歡作豔詞(描寫情愛的詩詞),曾在拜見圓通秀禪師時,被秀禪師喝斥說:「大丈夫文筆之妙,卻甘於寫這些東西嗎?」並告誡他,以豔語使天下人動了淫念,恐怕要葬身地獄呀!黃庭堅驚恐地悔過謝罪,從此不作豔詞。只是更勤於學道,著《發願文》,痛戒酒色。又前往依附晦堂禪師,乞求指點捷徑。晦堂禪師說:「只如孔子所言,你們以為我有所隱瞞嗎?吾無隱乎爾(我毫無隱藏啊)!就你平日所學,『吾無隱乎爾』這句話如何說明呢?」黃庭堅試著回答,晦堂說:「不是!不是!」黃庭堅迷惑不已。

有一天黃庭堅陪侍晦堂走在山中,當時桂花盛開,晦堂說:「聞到桂花香了嗎?」黃庭堅說聞到了。晦堂說:「我毫無隱藏啊!」黃庭堅頓時領悟,隨即禮拜晦堂禪師,說:「和尚怎麼如此老婆心切呢?(老婆心,佛家語,意指反覆叮嚀教誨之心。)」晦堂笑說:「只要你到家罷了!」

過了很久,黃庭堅拜見雲岩死心悟新禪師,隨眾人入室。悟新禪師見了他,張大眼睛問說:「悟新長老死、學士(黃庭堅)死,燒作兩堆灰,到何處相見?」黃庭堅無語,悟新禪師約他出來說:「晦堂處參得底,使未著在。」(晦堂之處可參悟謎底,使你不再膠著於此。)

後來黃庭堅貶官到貴州,空無一念時,頓悟死心禪師所問,寫信道謝說:「我被天下老和尚欺瞞了多少?只有死心道人不肯,真是對我最好的人,我實在非常幸運。」

溈山禪師

據宋代宗杲禪師的《正法眼藏》,香嚴和尚在百丈禪師處,悟性聰敏,但參禪不得。百丈禪師死後,香嚴和尚來到溈山禪師處。溈山禪師問他:「我聽說你在百丈先師那裏,問一答十,問十答百,這是你聰明伶俐,覺察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著為我說一句看看。」香嚴被溈山一問,只是茫然。他回去把平日看過的文字從頭尋找,想找出一句來回答,始終找不著。於是嘆氣說:「畫餅不可充飢。」多次去乞求溈山說破。溈山說:「我如果說給你了,你以後會罵我。我說的是我的,終究不干你的事。」香嚴就將往常所收集的文字書籍用火燒掉,說:「此生不學佛法了,姑且做個四處雲遊混口飯吃的僧人,免得勞費心神。」於是哭著辭別溈山。經過南陽,目睹慧忠國師的遺蹟,就歇腳在這間寺廟裏。

有一天,清除草木時,因為磚瓦、砂礫打到竹子發出聲響,忽然省悟。急回沐浴,焚香遙拜溈山,讚揚說:「和尚大為慈悲,大恩逾越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於是寫了一首偈頌:「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說明】

黃庭堅被禪門定為晦堂禪師的法嗣(繼承衣缽者)之一。他曾自言:「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儼然是超凡脫俗的佛門高士了。

晦堂禪師和溈山禪師皆屬禪宗名僧,對弟子常不明言。或許宿世根基所致,黃庭堅和香嚴和尚悟性了得,終究能做到空無一念,忘其所知,進而悟道。佛家法門很重悟性,但若無所學卻要了悟也有困難,所以禪門也常令人感到一頭霧水。故達摩創立禪宗時說禪宗只能傳六代,到六祖無可傳。#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